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小城人家(3/5)
不认这个儿子,只认这个女儿。他用他微薄的工资,养活着女儿,也养活着女儿的女儿……
她和她妈妈一样,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三
她和小女儿一块生活,靠继父的接济,靠自己的一双手!
大女儿判给了他,判给了那个想当干部、想入党的工厂里的运输工。她时刻关注着大女儿,那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后来,她发现活泼可爱的大女儿不见了。她急了,跑去问她的父母,问他,他们谁也不说实话,甚至训斥她:“就是要灭掉你这蔸地主种!”
天啦,这可是你自己的女儿,你自己的骨血,你自己的“种”啊!
那是一个使许多人发疯的年代!
她也发疯了。发疯似地四处奔跑,四处打问,四处寻访她那被亲生父亲丢掉的女儿。
这一天,她来到了离她的家乡三十多里地远的一座大石山顶上。这是一座光秃秃的石头山,偶尔在石缝间的瘦土中生出一点茅草,长一株永远长不高的油桐树。然而,它却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花山岭。这个名字,寄托了长年栖息在这山脚下的山民们对它的厚望。
这石山顶上,有一座茶亭。那是给翻山越岭的山民们以歇脚、以解渴、以乘凉的处所。不知什么时候,茶亭边砌起了一座石头屋,住上了一家人家。
她终于在这家人家里,见到了她的大女儿。那是孩子的生父将她送到这里来的。那个扮演过抛弃女人的男人,又当上了抛弃女儿的父亲。
她想领大女儿回去,又担心自己无力抚养,只好常到这里来看一看。
女儿的养父母,也是善良的山里人。这个苦命的女人,引起了他们的同情。有一天,她又到这里来看女儿,这对石山顶上的夫妇,轻轻地对她说:“你干脆搬到我们山脚下来住吧!”
女人愣了。
“我们山脚下,有一个从大口岸回来的男人,回来四年多了,和老母亲住在一起,人是好人,就是……”
她定定地听着。
“就是戴了个什么帽子,被单位清洗的,以前的女人为此和他离了婚,他的命够苦的……”
她的心怦怦地跳着,仿佛与这个没
有见过面的、无法幻觉出形象来的男子,在一步一步靠近。
“只怕年纪大了点。”
“多大?”
“四十挂零了。”
“……”
“你愿意见见面吗?”
“……”
“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解放初期就大学毕业了。知书识理,待人谦和。”
她终于点了点头,点得很艰难。心里惶惶然,不踏实。
四
她来到了石山脚下,一个陌生的家庭,一个陌生的男人身边。
山顶上的女儿,是她头顶上的月亮。
一切都很生疏,又一切都似乎很熟悉。那五类分子的会议,那牛鬼蛇神的义务劳动……她觉得这里比她家乡的空气还稀薄。只有在回到那间矮小的房子里的时候,她才感到温暖,感到有两颗心在体贴她。一颗是年迈的婆婆的心,一颗是比自己年长十五、六岁的男人的心。
她婆婆象她母亲,也象她。
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丈夫外出了,后来竟混了个大官,成了一名旧军队里的少将。她想他呀,念他呀,盼他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来,来看看自己,看看这个他没有见过面的十来岁的孩子。
那一年,他回来了。办了好几桌酒席,请来了亲朋戚友。就是在这筵席上,他断然宣布:终止他们的婚姻关系,将她“休”了。并将他在家分的财产,除留极少一点给儿子外,全部送给他的哥哥。
这就是那个时代里另一种女人的命运!
这个年轻的女人,抱着儿子,哭成了泪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她铁了心:她不走,她要和这石山做伴,在这石头山下做祖母,做太婆!她含辛茹苦地送儿子读书,读了小学,中学,又读了大学。儿子大学毕业后,到了中央某部门做了工程师,住到北京不回来了。好几次接她去,她都不去。她只盼着儿子给她生一个孙子。哪知,儿子娶的那个北京女子,却是只不下蛋的鸡。一直没有生育。前两年,儿子走麦城,她却拱拱手走了。唉,女人还是本地的靠得住。这一次,儿子娶了这位彭家女子,老太太自然高兴,非常的体贴这位儿媳妇。这位落难的工程师,看到这个年轻、聪明的女子,在自己最困难、最难熬的时候,勇敢地走到自己的身边、给自己以慰藉,给自己以女性的温情,他自然会用同样的感情来回报她……
两颗苦命的心相偎在一起,也会是甜蜜的。
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有了转机,北京给谭工汇来一笔款子,说是给他“落实政策”,按退职处理。接到这笔钱的时候,他对女人说:“快到山上去把女儿也接来吧!”
“接她?”
“嗯。”谭工停停,又说:“他不是说要灭了你的种?我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太阳城——市委书记手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