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 > 11、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1、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1/1)

目录
好书推荐:

原文

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1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2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夫卖庸3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畦畤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韩非子》译文人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对他抚养得马虎,孩子长大了就要埋怨父母;孩子长大成人,对父母的供养微薄,父母就会发怒而且责骂他。孩子、父母,是最亲近的,然而或者责备或者埋怨,都是因为怀有互相帮助而对方不周全照顾自己的思想。出钱酬谢那些播种耕作的人,主人花费家产给他们丰盛的饭菜,拿了布币去求取换成钱币的人,并非是爱酬谢客人,而是说,象这样,耕作的人才能耕得深,锄草的人才会精耕细作地耘田。被酬谢客人致力于使尽力气快速地耘田耕地,使尽技巧来端正畦亩田埂,并非是热爱主人,而是说,象这样,饭菜才会丰富,得到的钱币才成色足啊。主人这样来供养劳动力,就有父子之间的恩泽了,而心思都放在工作上,都是怀着为自己着想的思想。所以人们办事和给人好处,如果把利人利己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关系疏远的越国人也会和好;如果把害人害己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就是父子也会远离而且互相埋怨。

法家智慧故事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在韩非子的眼中,人们可以为了利益战胜道德。虽然过于夸大人性的恶害,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应该以善为先,杜绝为害之心。

信陵君本名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他的曾祖父是迁都大梁的魏惠王,祖父是魏襄王,父亲是魏昭王,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是魏安厘王。他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信陵君为人宽厚,喜欢结交天下英雄,以礼贤下士而闻名天下。凡有士人前来投奔,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不轻慢士人。四面八方的游士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据说他门下的食客多达三千人。

侯嬴,年已七十,家里很穷,在大梁城的夷门做看门人。信陵君听说这位老人很有才干,就备下厚礼登门拜访,却被侯嬴婉言谢绝了。不久,信陵君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前来赴宴的多为大梁城中的名流贵族。客人到齐之后,信陵君却让他们在家等待,自己则带着车马随从,空出车子左边的尊座,亲自到夷门去接侯嬴赴宴。

这一次侯嬴并未推辞谦让,径直坐到了车子上空出的尊贵座位。信陵君手握马缰绳更加恭敬,侯嬴却在半路上提出要绕道去看望在菜市场做屠夫的朋友朱亥。信陵君立即驾车前往菜市场。侯嬴磨磨蹭蹭,故意东拉西扯,长时间站在那里与朱亥聊天。信陵君始终毕恭毕敬、和颜悦色,手执马缰站在旁边等候,一直等到他们聊完,才动身赴宴。

面对等候已久的宾客,信陵君隆重介绍侯嬴,让他坐在首席,还站起来向他敬酒,尊之如上宾。一个既老且贫、地位低下的守门小吏,能够受到堂堂魏国公子的如此礼遇,令在场的名流贵族无不惊怪。后来这个守门小吏为信陵君献出很多出色的计谋。

不想错过《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