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 > 16、良药苦于口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6、良药苦于口(1/1)

目录
好书推荐:

原文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韩非子》译文那好药吃在嘴里很苦,而有智慧的人还是勉励自己喝下去,知道药喝下去可以治好疾病。忠诚的语言听起来不顺耳,而明白的君主还是听从,因为知道它可以用来取得功绩。

法家智慧故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留传到今天已经有整整几千年了。朋友正直诚实才能帮助自己,生活中人们常将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称为良师益友。

俗话说:“人不可无诤臣诤友诤子”。但怎么谏言也是有很大不同的,《汉书》的作者班固认为进谏的方法主要有五种,他在《白虎通德论》中指出:“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顺谏者,仁也,出辞逊顺,不逆君心。窥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指谏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谏。陷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讽谏”就是在祸患尚在萌芽状态时就提醒君主,“顺谏”就是以谦逊的态度提意见;“窥谏”就是看君主的脸色见机进谏;“指谏”就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醒君主;“陷谏”是直言极谏,即使触怒君主遭杀身之祸也不顾。历史上大多数臣下向君主提意见采用“顺谏”和“窥谏”,智慧高的大臣则采用“讽谏”,而以“指谏”或“陷谏”方式进谏的人也不少。

孔子最欣赏“讽谏”,《说苑正谏》记载: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君危,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

通过“讽谏”既提了意见,又保住了君主的面子,从而得以自全,可谓两全其美的进谏方式。自古明君不仅纳谏,而且鼓励大臣进谏。如汉文帝曾多次下诏命诸侯公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重用诤臣张释之、申屠嘉等人。

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为鼓励臣下进谏,曾立下誓言不因臣下与自己意见相左而置人于死地,并将此誓言纳于太庙,传及子孙。

不想错过《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