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25、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1)
原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管子》译文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人材,其效用将是神奇的;而如此举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门才能够做到。
法家智慧故事一年树谷,能使人足食;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培育一个人才,因此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管仲的人才观一直沿用至今,令我们不得不钦佩先哲的智慧。
董仲舒,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长于《公羊春秋》,有“汉代孔子”之称。他生活在“文景之治”和“武帝之雄材大略”的汉王朝极盛时代,一日武帝在朝堂上向百官发问,自我汉高祖灭秦以来,战功累累,百姓安居乐业,为什么还出现文帝时淮南王造反,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呢?
董仲舒提出要移风易俗,必须重视教育,忽视教育,社会风气就会败坏。他说:“臣民通过教化方能知理,由其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和新任官吏,有自我青高的心理,极容易产生傲慢情续,所以对上层应采取,损其欲以辍其情以应天,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不要等到人犯了罪才去惩罚,应教育其不犯错误,我看应该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要进行特殊的高等教育,对那些图谋不规的人要给以震憾,君子授学,有教无类,不论貧富都要受教育,对德才兼备者,量才使用对学习成绩优秀者方可到朝庭为官理政,上下统一国泰民安才能天下太平。”
汉武帝一听很高兴,但是有个问题:貧苦学生交不起学费怎吗办?卫青一旁回答:“有钱家的学子多交费,穷家学子不交费,十个养一个没问题。”从此董仲舒首倡兴太学的建意在皇帝及众臣的一致通过下办起来了。太学也即是现在的大学,两千多年前属首创。世界上也前所没有。
办太学,请高明的教师,来培养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学员,再经过各种方式的考试,充分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能。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一批贤才来。
不想错过《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