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1、过修于身,而下不敢以善骄矜守职之吏(1/1)
原文
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是以过修于身,而下不敢以善骄矜守职之吏。人务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业,和顺以事其上,如此,则至治已。
——《慎子》译文贤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尽忠而不越过自己的职权,使臣下尽职而不越过职责范围。君主有了过失自己加以修正,在下面的臣子就不敢骄傲自大。各级官吏都忠于职守,为治理国家尽心竭力,对公务都不敢过于偷懒。各级官吏都能修身敬业,谦和恭顺地事奉君主,如果都能这样,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达到了最理想的程度。
法家智慧故事贤能的治理者并不是事事都亲力亲为,君主有君主的职能,臣子有臣子的职能,越俎代庖会使整个系统都混乱,反而言之,君主做好君主的事情,各级官吏都忠于职守,上下都能修身敬业,这样的治理才是科学的。在慎子看来,这样清明和谐的治理环境要依赖于君主的榜样,君主首先自己就要做到有过即改,修身修己。
太甲是商朝的第四个君主。是商汤的孙子。自夏朝开始,已经开始了绝对至亲的王位父子传递制度。“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在太甲的先辈频繁夭折后,作为当时的商朝执政伊尹已经找不到恰当的继承者了,只能挑选太甲。伊尹是商朝初年的元老,自汤至太甲时一直是商王的辅佐大臣,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说伊尹出身奴隶。
伊尹挑选太甲的时候,也是有顾虑的,“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伊尹考虑到太甲,作为贵族子弟,生来富足,作威作福惯了,怕是无法担当天下,伊尹在用太甲做继承人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太甲可能不懂事,所以在太甲元年,伊尹就写了很多文章,来教育和约束太甲。
果然太甲当时少不更事。“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太甲当了三年皇帝。能犯的错,他都犯了。不明,对政治不精通,暴虐,对百姓诸侯,残暴虐待。不遵汤法,不遵守祖宗的制度。乱德,荒淫好色。违背伦常。于是伊尹就把太甲流放到了桐宫,相传这个地方是商汤的墓地,让太甲在祖宗目的反省反省。
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像话,便暗暗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襃帝太甲,称太宗。”太甲悔过了,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伊尹就写了文章称赞他。称为商太宗。
不想错过《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