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0、如地如天,何私何亲(1/1)
原文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管子》译文按照治家的要求治理乡,乡不能治好;按照治乡的要求治理国,国不能治好;按照治国的要求治理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应该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乡的要求治乡,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国,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不要因为不同姓,不听取外姓人的意见;不要因为不同乡,不采纳外乡入的办法;诸候国不要因为不同国,而不听从别国人的主张。象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什么偏私偏爱;像日月普照一切,才算得上君主的气度。
法家智慧故事国有国道,家有家规,用治理村镇的方式治理国家行不通,换而言之,用治理村镇的方式治理国家也是不可行的。管仲主张统治国家要博采众长,广开言路,内不避亲,外不避仇,有开阔的胸怀,非常的气度。
“善于谋人,有容乃大”,秦国为了迅速称王,选择了争霸这条捷径。秦国在一个世纪的争霸过程中,政治上是开放的。任何对秦国争霸有利的人才,不仅受到重视,而且受到重用。秦国使用人才,不受国籍限制,不受出身限制,不受名气限制,可谓英雄不问出处。这一人才政策被秦国自始至终的执行。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优秀的人才使秦国变得更强大,更富有竞争力,而强大的秦国反过来又可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
秦国从周王朝的附庸小国开始,经过历代国君的努力和对外战争,终于在秦王赢政的手里统一了中国。当时秦国已经强盛起来,秦王嬴政制定了“混一海内”的统一战略。感到秦国威胁的韩国派出一位名叫郑国的人到秦国作卧底,以帮助秦国兴修水利,也就是后来的郑国渠为幌子,企图削弱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无力东伐。吕不韦失势后,郑国作间的事被发觉了。于是许多宗室大臣向秦王进言:“诸侯国的人来秦做事,说不定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来离间或破坏秦国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秦国就危险了,所以应该立刻把他们赶出秦国。”
嬴政想到“客卿”吕不韦曾经的威胁,看到那么多来自诸侯各国的人在秦国担任要职,越想越觉得可疑和不安,于是便相信了宗室大臣的建议,发出“逐客令”,下令凡是非秦国本土出身,从秦以外诸侯各国来的人,无论有何才能,现任何职,作何事情,一律驱逐出境。
秦王下了逐客令,河南人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李斯还说,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
经过这一次反复,秦国仍旧坚持招揽和重用外来客卿的传统,这些外来的客卿在秦国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想错过《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刚毅不屈的法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