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章(1/3)
总之,道教徒素食既体现了道教和慈善爱的精神,又暗合养生之道。
道教除主张素食外,还提倡少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说:“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神仙传》一书里写道:“食戒过多”。其它道书还讲:食欲少而数,不须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多食酒肉,名曰“痴脂”,优狂无恒。贪美食令人泄痢。食熟胜于食生,食少胜于食多。曾有人实验:一个坚持一日三餐的人尿中排毒量为百分之七十五。坚持午、晚两餐的人排毒量近百分之百。
多食,不但影响健康,影响体形,而且还影响精神和情绪。当我们饭饱后,往往都想睡觉。因为大量血液都要供应消化系统,相对脑部供血减少,使我们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饭饱神虚”。
有人一听到说道士辟谷,就一位这位道士不吃食物了,其实,辟谷是指不吃谷物,并非不吃食物。所以,“辟谷”又称“休粮”或“绝谷”。这是道教的一种养生方法。此法盛行于晋、唐之际,到了宋、元以后出现了道教丛林,则鲜有复蹈者。
道教认为人体有“三尸”(亦称“三彭”、“三虫”),靠五谷而生,危害人体。若经过“辟谷”修炼,便可除“三尸”,以达到“长生不死”。辟谷时,仍食药物,并兼做导引等功夫。道教辟谷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养生。东晋名道葛洪认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因人体摄入过量食物后,会大大增加消化、转化等功能的负荷,使肠胃、心肺、肝胆都得不到休息,影响了寿命。另外在肠胃中存在大量的渣滓、病菌,如得不到排除,人体就会生病。辟谷则有利于清理肠胃,断绝污秽之物。
当今社会,人们的养生、健身方面崇尚倒走、爬行、大喊、饿透等返序运动。其中“饿透”法,与古之“辟谷”法颇为相似。不妨在此简单介绍一下。饿透,说白了,就是一日或两日不予进食,仅以开水充饥,或补充营养液,目的是使胃肠滞留的有毒物质排尽。科学证实适度的饥饿能使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冲击,然后通过肌体生理内环境稳定功能的重新调整,提高人体承受生理负担的能力,使各种心身疾病得到改善。据悉,海外的一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饿透对神经官能症、早期高血压、低血压、单纯性肥胖、神经性厌食、异咽症都有一定疗效。
再这里,还顺便介绍一下天师世家有“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狗肉、乌鱼和鸿雁。
究其原因据说是:(1)牛。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2)乌龟。人们常说:“乌龟精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天师世家的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讥,也不能让娘饿死,其精神可贵可嘉,吃不得。(3)鸿雁。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该吃。(4)狗。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自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终生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
道教是一个养生的宗教,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既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学养生的饮食习惯。这些饮食习俗,无论是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还是对于人们的健康,都大有裨益。
道教还有“三不起”的禁忌。即道教徒吃斋、诵经和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作为道士也不得应声而起。
吃斋,也就是吃饭或用餐。中国有句俗语:“吃饭大似官”;还云:“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该去打扰的。道士斋堂用斋,有三种规矩: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三是过大堂。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过斋堂亦是道教宫观的仪范之一。道士在吃饭时,与世俗吃饭有很大区别。如: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必先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
道教有“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在饮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但据闻,历史上张天师世家还有“三不吃”的规矩。既不吃牛羊、乌鱼、鸿雁和狗肉。盖牛忠、乌鱼孝、雁贞、狗义之故。
三伊斯兰教与中国的饮食文化伊斯兰教对饮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饮食中界定了许多合法(伊斯兰教法)与非法的食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又与风俗习惯有关,同时也与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1伊斯兰教饮食禁忌穆斯林饮食禁忌习俗包括禁食自死物:禁食血液;禁食猪肉,禁食诵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禁止喝酒、禁止吸烟、吸毒。穆斯林的饮食禁忌,基本上是遵循和恪守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的禁食原则和“以清净的为相宜,污浊的受禁止”的教法规定。即便这样规定,一些穆斯林学者认为,巨大的、凶猛的、食肉的鱼类也在禁止之列。
禁食血液伊斯兰教认为血液也是污秽之物,是绝对禁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精彩小说9》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