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 佛教的东传(6/6)
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26]两宋时代,净土信仰亦渐渐深入民间,诸宗各派多兼修净业,以极乐为旨归。如天台法脉几乎皆求生西方,律宗及华严弟子亦多归心净土,结社念佛蔚为风气,净土教广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信仰。
[27]天道,主张天理为宇宙的本体与至善。
[28]明朝时,居士已热衷于佛教教学的研究,如注释佛典、编集禅宗语录等,并完成《居士分灯录》、《居士传》等多种在家信徒的传记。清末以降,佛教步入衰颓之势。后以彭绍升、杨文会等居士刊行佛典、开办佛学院、设立居士林等,注入佛教的新血。
[29]如民国初年的“庙产兴学”。
[30]如1962年,星云筹划推出首部《中英对照佛学丛书》;1976年,开办英文佛学中心;1983年,成立“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国际学部”;1988年,成立“日文佛学班”;1994年,设立“南非佛学院”等,以培养国际弘法人才。如今佛教已传遍世界五大洲,教典被翻译成各国语文,如日文、韩文、英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等,都是弘法国际化的成果。
[31]如1953年,星云利用幻灯片布教,以现代化科技产品来宣扬佛教;1957年,于台北民本电台制作“佛教之声”,首创佛教在电台弘法的先河;同年8月,首度灌制六张佛教歌曲唱片;1979年,佛光山制作第一个佛教电视弘法节目“甘露”。
[32]如1953年,星云撰写佛教歌词,组织“佛教青年歌咏队”;1954年,首开“家庭普照”;1957年,实行“佛化祝寿”,提倡“佛化婚礼”;1969年,佛光山举办第一届“大专佛学夏令营”;1976年,首办老年夏令营;1979年起,定期举办儿童夏令营;1980年,举办“青少年冬令营”。
[33]如1953年,星云于宜兰雷音寺成立“星期学校”、“儿童班”、“文理补习班”;1955年,成立“青年学生会”;1956年,宜兰念佛会落成,是佛教第一座专为开演教法之用的讲堂;1984年,佛光山普贤寺首度举办“都市佛学院”;1986年,于佛光山创立“信徒讲习会”;1990年,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首度举办“世界佛学会考”。
[34]“文革”(1966—1976)中被毁的寺院获得重建、新建,许多新寺院的规模更胜前朝,如普陀山的南海观音、无锡灵山的灵山大佛、海南南山寺的海上观音等以妙相壮观著称。
[35]佛学院普遍设立,最高学府有中国佛学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下有中国佛学院的分院,以及省市佛教协会举办的佛学院和寺院举办的佛学院(如普陀山佛学院等)。另外,在世俗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内也设有宗教系,招收佛教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36]1993年,赵朴初提出“中日韩佛教黄金纽带”之说以来,至2008年,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已召开十次;2006年在浙江杭州、舟山召开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与会的各国和两岸及港澳的高僧大德、学者数以千计。而两岸及港澳佛教界的交流活动更是不断,2002年、2004年应星云、圣严、觉光等所请,法门寺佛指舍利先后被奉送到台湾、香港供瞻仰和巡展。
[37]赵朴初(1907—2000),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1980—2000)。认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就是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播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实现人间净土。
不想错过《佛教历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