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七章:罗府真相!(1/2)
傍晚时分,高哲带着东厂的近卫,赶到罗府。一行人马不及罗府下人通报,便闯了进去。罗府大官家罗山赶忙相迎,说道:“这位大人,我罗宅乃先帝御赐府邸,大人如此兴师动众,恐怕不妥吧。”
“先帝?哪个先帝?”
罗山一愣,抱拳说道:“自然是先文帝。”
高哲仰天长笑,一甩身后大氅,说道:“罗氏好大的胆子,文帝这谥号永乐大帝还未敕封,你罗氏就替天子做主了?”
罗山一皱眉,思忖着确实是自己唐突了。说不还这句话还会给罗府引来杀身之祸。只不过这话已经说出口,想挽回已经是不可能了。只得打一个圆场说道:“文帝乃太祖敕封,我辈臣子,自然遵循大明祖制,以太祖之称谓称先帝了。且小人听说,京城已经着手敕封先帝,只不过我们有所欠缺的先说了这名讳,倒是小人失误。大人远居庙堂,自然不会和我等下人百姓一般见识。”
高哲哼了一声,说道:“你等下人速速通报你家老爷,本座如此兴师动众,自然有有些话要问他。”
罗山虽然是下人,但遇到这种事情,多少也不免发憷。来者不善,自然是冲着一些事情来得,与其和他对峙,倒不如让老爷出来解决,毕竟罗老爷也算有官职的人,而自己只是一个下人,处理不当会招致非议,让外人嘲笑罗府家教不严。于是罗山做了一揖,说了句大人稍后,便转身前往内院去请罗大人。
这罗老爷,可不是一般人。祖籍台州,其父乃宁波府督办罗永昌,罗老爷乃是罗永昌的第三子,取名罗容环。当年太祖朱元璋初登大宝,因其父有功与明军攻陷宁波,又因罗容环才华卓著,便敕封户部尚书。其子与先帝惠文皇帝为八拜之交,被封忠王。后靖难之役,当今天子永乐皇帝夺得天下,燕军攻陷金陵那天,罗尚书因亲手烧死惠文帝,而未被牵连,得意抱住府邸,退朝养老。其子忠王也主动辞官,前往武当山出家为道。朱棣见此情景,便觉得这罗尚书是个识时务之人,便不再追究其是惠文帝大臣的罪责。
罗山进了后宅,不到一刻钟,罗老尚书便在众人搀扶下,拄着一根金丝盘龙杖来到前庭。高哲见状,也未施礼,说道:“罗容环接旨。”
罗府上下听到接旨,便纷纷跪倒,唯独罗尚书依然站立。高哲见状,怒目道:“莫非老尚书有意违抗天意,对当今天子大不敬乎?”
罗尚书手缕胡须,哈哈大笑,说道:“阉货可认此杖?”
高哲听着眼前这老头子骂自己是阉货,登时无名火起,用及其尖利的声音喊道:“老东西,不尊上使,便是忤逆!来人,将此贼拿下!”一边喊着人,一边气呼呼的瞪着罗尚书。唯独其身边的谋士,上前悄悄附耳说了几句,那高哲便消了气焰,皱了皱眉。
罗尚书见状,微微把盘龙杖抬高,说道:“此乃太祖皇帝钦此御杖,明制持此杖可不用跪君,老夫当年见太祖皇帝都不跪拜,更何况他四子!?”罗尚书在说这话的时候,还故意的把四子二字说的及重。
高哲略无奈的听着,只能忍气吞声的继续说道:“天子让本座问你,当年惠文帝可是真的?”
罗尚书清了清嗓子,说道:“老臣据实以奏,确实是真的。”
“但三宝大人已经从南洋确认,先帝惠文皇帝现在正在爪哇之国。老尚书又如何解释?”
“不知道三宝大人是从何来的消息?”
“从何来?老尚书莫要装疯,我大明舰队已经五下西洋,这消息乃三宝大人亲自获取,大人说应该从何而来?”
“唔,老臣不知道消息是否可靠,但当日确实是老臣烧掉了惠文皇帝的尸骨。其随身龙佩足以说明一切,此物乃太祖钦赐,先帝睡觉都不会摘下之物,又怎会离身?有此物便是真先帝。”
“可是此物?”高哲从怀中掏出一枚白玉龙佩。
罗尚书表情上略微一惊,但很快恢复了平静,说道:“此为何物?”
那细微的表情虽然在罗尚书的脸上转瞬即逝,但高哲却已经捕捉到。他微微一笑,说道:“老尚书,不要在狡辩了,你我都知道,此事交给了天兆司解决,自然就不是什么一般的事件。否则大理寺衙门那些官差来就可以了,用不着本座亲自来办理。”
“大人何意?”
“何意?老尚书用了金蝉脱壳之法,让惠文帝躯藏亡者之内,以邪法换魂,做的可是移花接木之事?”
“换魂?大人未免太异想天开,这世间规律,自然是阎王叫你三更死,无人留你到五更。有怎么会有人会这神秘之术?”
“你不会,但不代表忠王不会。来人,带上来!”高哲一声令下,东厂手下不一会便抬上一个血肉模糊之人。罗尚书圆睁二目,仔细辨认眼前之人。看着看着,却发现老泪横生,几乎失声哭道:“儿啊,我儿啊,可是你吗?”
那血肉模糊之人轻轻的在嗓子里发出微微的“嗯”,几乎已经没了说话的力气。那罗老尚书看见自己的独子变成了此般模样,便险些昏了过去。多亏了罗山在旁边和几个家丁将老尚书扶住,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十生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