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变化(1/1)
自那次上殿后对答之后,朱瞻墡在东宫太子府的地位就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尤其是与大哥朱瞻基之间,气氛更显诡异。
大哥朱瞻基已经十五,年轻气盛的性格没有完全收敛,但已经有了几分城府和思谋。贵为皇太孙的他,渴望大位的种子在他心中早已悄然发芽。
而太子父亲和太子妃母亲,则处于既想将朱瞻墡视为小孩,但又考虑到他在大殿上的表现,不得不将他视为大人的尴尬期。
而听闻朱瞻墡事迹的弟弟妹妹,以及下人和侍女,对小小的朱瞻墡则有了发自内心的敬畏。
东宫太子府里,似乎只有两人没什么变化。
一是东宫的教书先生戴纶。他对朱瞻墡以及众多皇孙、皇孙女的态度没有丝毫的变化,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地教书,那一尺长的戒尺依旧说挥就挥。
不过,因为朱瞻墡在殿上的一句话,使得戴纶先生也得了一个虚职的官衔,礼科给事中,继续在东宫讲书。
第二个没有什么变化,是亲三哥朱瞻墉,他还是老样子,整日在东宫遛弯,爬树捉鸟,下池塘捕鱼,装作不学无术。最近还迷上了和下人斗蛐蛐。
朱瞻墡严重怀疑,大哥朱瞻基的不良爱好就是受亲三哥朱瞻墉影响的。什么人能陪皇帝斗蛐蛐解闷,而不被群臣抨击的?也只有作为亲王的兄弟了。
历史上,在大哥朱瞻基登基后,三哥朱瞻墉也没有去藩地就藩,反而一直留在京城,被软禁起来。
朱瞻墡曾一度怀疑三哥朱瞻墉也是穿越者,明明聪慧非常,却表现得如此纨绔,不是在藏拙,是什么?
事实上,三哥确实在藏拙,不过不是因为穿越,只是早熟罢了。他显然早早知道自己的处境:将来父亲朱高炽继承大位,他就是尴尬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对第一顺位产生威胁,可登上大位的机会却非常渺茫。
朱瞻墉想要安心做一个混吃等死的闲王。可即便这样,他还是会受到大哥朱瞻基的怀疑。他表现得越是纨绔,心中越是焦虑。虽然没有科学证明,但是焦虑的人一般活不长。历史上,三哥确实年纪轻轻就呜呼哀哉了。
对于朱瞻墡自己来说,似乎一切有变化,但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东宫的地位和威望被抬高几分,但始终被束缚在七岁之躯,况且他现在还是一个穷人。
皇爷朱棣说收他的钱,就果真派人没收了他的全部家当。朱瞻墡气不过,在院子里大骂皇爷真是一个吝啬的老头。
吓得知道消息的亲爹太子爷晚上回来就找朱瞻墡谈心。
而老太监苏境不会将这些气话写进密信里,但他听出了朱瞻墡别样的心思。在朱瞻墡隐晦的提示下,他给他的上线写了朱瞻墡想要去国子监念书的念头,理由是戴纶讲的启蒙功课对于朱瞻墡来说已经没什么作用了。
国子监历来是古代中国最高等级的学府和教育组织机构,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朱瞻墡将目光放在这里,除了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也是想要会一会大明王朝的才子。
若是让他这只瞎猫碰见几只死耗子,挖到了一二个愿意助他的人才,那可真是太妙了。
能去国子监的,除了国勋之后、捐生和老外,大部分是来自各府各县的尖端学子,而国家也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明初的国子监戒律十分严格。
国子监分做“东西六堂”,东三堂、西三堂。
西三堂:广业堂、崇志堂、正义堂是初级班,学期通常一年半。如果学生没学习过四书五经,就要先在正义堂背书。之后,便可以进入崇志堂和正义堂广业堂学习四书五经里的故事和道理。当然,还有文人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技能,写字。
诚心堂、修道堂是中级班,学期也是一年半。在这里,不单单研究经学、史书、律法等国学,同样要学习其他的知识,例如数理、地理、天文、医药,以及君子六艺等。
“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就可以进入高级班——率性堂。当然,升学没有那么严格,但升入高级班后,要实行积分法,一年内积满8分才能毕业,否则就要留级,或肄业离开,或通过科举考取功名。
让朱瞻墡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皇帝的口谕却在不久后传了过来,让他去国子监读书。而他朱瞻墡,将成为了第一个以皇子皇孙身份,入学大明国子监。
这可能是皇爷朱棣没收他家当的一种补偿举措,但也说明了朱瞻墡往后,完全可以通过老太监苏境,将他的想法,送达到皇爷朱棣那里。
这是何等的机会。
未来,人们总对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究竟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不想错过《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