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53(3/3)
〖●童年不会重复,吃过的药会在体内留下痕迹;被贴上“多动症”标签,也会在心灵留下痕迹。
●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
●连续不断的心理创伤,会让孩子精神上产生很大的压力,行为发生变态,要么成为莱鸯不驯的小混混;要么成为完全丧失自我的小傀儡;要么成为无法和他人相处的孤僻者或偏执狂——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儿童安全感、自信心的缺失。
●如果说真有一种药能治孩子的毛病,那么“减少干预”和“自由的气氛”应该是最好的两片药。〗
※※※
注:
1(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88~91页。
2(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4~95页。
3(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7页。
4(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89页。
5(美)兰德尔·菲茨杰拉德,《食物和药品如何损害你的健康》,穆易译,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151页。
6(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109页。
7(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99页。
8(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55页。
9(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6~34页。
10(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3页。
11(美)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4页。
12(美)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2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陈鹤琴,《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5.傅佩荣,《用什么灌溉心灵》,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6.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7.李镇西,《民主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
不想错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