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赖着不走的司马徽(2/3)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到了八月下旬,胡昭拿着韩超这一个月以来的书写训练来找司马徽:
“先生,这是瑜儿这个月写的字,虽然写得有些歪歪扭扭的,可他已经会写近千字了。先生,我真的算是有天赋的吗?”
司马徽没有想到韩超识字的速度这么快,急忙拿过竹简,打开一看。的确上面的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但的确这个竹简上没有重复的字。不过司马徽仔细一看,里面却有很多个异体字(简体字)。司马徽赞许地点了点头,感叹道:
“真是大才啊,韩家有此子何愁不兴盛啊。”
又急忙安慰胡昭:
“昭儿,你和瑜儿的天赋不同,我觉得只要你专心于书法一道,你日后一定会是书法大家的。接下来,你要纠正瑜儿爱写异体字的毛病。然后,多多教他毛笔运笔的方式。总不能以后一说瑜儿的字差,是因为你昭儿没有教好吧。”
胡昭之前的失落瞬间消失了,对啊以后瑜儿学识再好,文采也再好。不也是我胡昭教他写的字吗。想到这胡昭的小脸上浮现出一丝坏笑,以后瑜儿的练字竹简可会是个大把柄。这个练字的竹简我可得藏好了。
胡昭离开之后,司马徽思考了一会儿,前往主屋去找韩馥:
“文节,瑜儿大才,现在就堪称麒麟儿。我觉得瑜儿已经不单单是韩家的未来了,颍川士子的未来,我看都要依靠瑜儿了。所以我想把邯郸淳和刘德升叫过来,为颍川培养出一个经天纬地的人才。”
韩馥听完自然开心,直接答应司马徽,甚至直接和司马徽说,每年给司马徽十万文五铢钱,任由司马徽支配。同时叫来的人都依旧在韩府包吃包住。司马徽对十万文倒是没什么感觉,不过在韩府包吃的诱惑力可就太大了,吃了一个月韩府的饭菜,司马徽已经完全爱上了铁锅炒菜。甚至有的时候都在想要不把自己的夫人接过来让她去后厨学一学。
————
很快,十一月就到了,司马徽也把早读搬进了屋内。这天早读过后,韩超本想跑到后厨,让王岗做一点暖身子的汤羹。韩疏一脸神秘地走了过来。对韩超说:
“少爷,成了。”
韩超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成了?哦,对造纸。赶忙和韩疏说:
“快,带我去看看。”
韩疏带着韩超来到后院一个偏僻的角落。打开屋门,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竹纸。就听韩疏介绍说:
“少爷,我和韩琉准备了五组,使用了不同的竹子与幼竹的配比,其中四组都成功地做出了湿纸。但其中三组的成纸数量都远远比不上第四组。我们也把配方都给记录下来了。”
韩超拿起一张微微发黄的竹纸,看向韩疏:
“韩疏,你和韩琉辛苦了,这可就是韩家能够兴起的根基了。”
“少爷,我们只是按你的吩咐去做,算不上辛苦的。”
“我现在需要拿上几张去给我爹看看。你们跟我一起吧?”
韩超拿上竹纸和韩疏和韩琉来到了主屋,将竹纸递给了韩馥。并对韩馥说:
“爹爹,韩疏和韩琉帮我做出了纸,爹爹帮我试一试吧。”
韩馥连忙接过,毛笔上沾了一点墨。尝试着在纸上写了个韩字,纸张迅速吸收了墨汁,微微晕染了字周围的纤维。韩馥抖了抖纸张,墨汁已经渗干在了纸上。
韩馥兴奋地问韩超:
“瑜儿,你这纸张造价多少?”
韩超摇了摇头,韩馥心里一紧不会比蔡伦纸还贵吧,只听韩超说:
“这你得问韩疏和韩琉了。”
韩馥赶忙问韩疏,韩疏回道:
“主家,我们就去咱家的竹林里砍的竹子,从城外捡了些石头煅成白灰。其实算上烧的煤钱,木头钱加起来也就十几文。更别提我们这次是试验,而且不熟练,只做出了七百多张纸,哦,对了主家,你手里这张纸是我们裁过的,我们那一大张能裁出四张你手里这么大的纸,呃也就是,就是……”
韩超接上话:
“也就是近三千张纸。”
韩馥直接站了起来。对韩疏说:
“你们俩去库房,一人领五匹缣帛。多亏你们,我韩家不用屈居于汝南袁之下了!”
这时,司马徽正巧来找韩馥,准备说说邯郸淳和刘德升的回信。刚到门口就听见韩馥在屋里兴奋地大喊。于是,推门进来想问问韩馥出什么事了。没想到屋里还站着三个人。韩疏、韩琉一看少爷的先生来了,连忙告退。司马徽走到桌前问韩馥:
“文节,你兴奋什么呢?有好事?”
韩馥嘴角不住上扬说:
“大好事,天大的好事。来,德操|你拿着笔试着在纸上写写。”
司马徽哼了一声,接过笔说:
“说的跟我没见过纸似的,你这纸怎么这么黄?这……这纸,怎么可能。文节你这纸哪来的?”
韩馥抱着肩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在汉末搞化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