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再度从戎(1/2)
南京,失守了。
作为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是一面旗帜。
南京在,国家尊严就在。
现在,这面旗帜被折断,被撕碎,被践踏了。
接下来的两周,关于南京的坏消息通过报纸、广播,一个接一个的飞入国人耳中。
日军进攻南京前,蒋介石连夜飞离南京,转赴武汉,将留在南京的五十万百姓弃之不顾。
死守南京的国军将士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誓死血战。
雨花台上,日军百余架飞机、数十门重炮狂轰滥炸,将原本葱茏毓秀的山岗夷为焦土,到处浮尸遍野,枪弹如山。
88师两位旅长、三位团长壮烈殉国,半数士卒捐躯沙场,少将旅长高致嵩引爆手榴弹,与日寇同归于尽...
而当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际,身为首都保卫战最高统帅的唐生智却无所作为,一面喊着“与南京共存亡”的口号,一面在后方指挥部泉水煮茶,热巾敷脸,闲庭信步。直至弃守突围,将帅四散。将一座繁华富庶的金陵古都拱手送敌,令无依无凭的城中百姓引颈待戮。
当新年钟声敲响,南京城里的血腥屠戮还在继续。
奸淫妇女、屠杀百姓、集体活埋、抢劫放火、掠夺文物、焚毁房屋...桩桩件件,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乌云低垂,萧瑟寒风吹乱了吴底蓬松的刘海。
他紧攥着已经抠破的《中央日报》,“南京同胞惨遭蹂躏,受伤官兵尽遭屠杀,老幼妇女几全被奸”的斗大标题,字字如锤,将他冰封已久的报国热忱击碎、唤醒。
旬月之后,正在上课的吴底突然被校长叫了出去。
“吴老师,刚收到消息,咱们这被政府征用了。师生都要转到其他学校去,你也准备一下。”
一脸茫然的吴底急忙抓住准备离去的校长追问:“哎!校长。被哪个政府征用了?做什么用?”
校长叹了口气,凑到吴底耳边窃窃说道:“听说是复兴社特务处,要在这办个什么训练班。”说罢甩了甩手,摇头离开。
望着校长有些佝偻的背影,再看看教室里那群单纯的孩子,吴底默默做出了决定。
当他把报考训练班的想法跟校长说明时,一缕白髯的校长露出惊诧之色。
他不明白这个腹有诗书,教学有方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去蹚这趟浑水。但终究拗不过吴底的执着,只得帮他在报名表上填了名字。
两日后,吴底再次走进这个教了几个月书的校园时,“临澧县立中学”的牌子已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军事委员会特别训练班”。两名身着草黄色军装的持枪哨兵站在门口,对入校人员身份逐一核对。
他随一众不知从何处赶来的男女青年一起,坐在昔日上课的教室里。
黑板上方多了中山先生和蒋介石的画像。焕然一新的课桌上摆着三张纸,两张空白,另一张是个调查表。
不多时,一位浓眉方脸,五官分明的中年男子迈步进来,一对眸子亮如火炬,黑若深空,眨眼之间摄人心魄,像极了专注猎食的猛禽。
男子淡淡说了句:“开始吧。”
所有人立刻奋笔疾书起来。
他们要在调查表中填写姓名、别名、年龄、籍贯、住址、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介绍人、与介绍人的关系。并在白纸上完成自传,以及本人对时局的看法和认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静谧的空气中,只有刷刷的落笔声。
三刻钟后,男子命人将试卷收集上来。在座的青年们纷纷舒了口气,有的还伸起了懒腰。可男子接下来的举动,惊呆了所有人。
只见他随意翻翻那摞厚纸,嘴角掠过一丝冷笑,抬手便将所有试卷统统丢尽了讲桌旁的垃圾桶内。
霎时间,在场的每个人都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
吴底看见男子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一圈后说:“现在,谁来告诉我,老凯传递的接头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众人相视无言,不知所云。
什么老凯?什么接头时间、地点?他在说什么?
几秒钟过去,依旧无人回答。就在男子无奈地闭上双眼,朝门口走去时,一个响亮的答案打破了沉寂。
“明天上午九时,佘市桥自南向北第三个桥洞。”吴底的声音自信而果决,让所有人为之侧目。
一脚已然踏上门槛的男子回头凝望,欣慰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作为培养特工的高级训练班,摸底考核不仅要考察报考学员的文化程度、思想觉悟,更要筛选头脑灵便、观察入微、胆大心细的特殊人才。
今天试卷的题中之意,并不在于题面。
在那些打乱分发的白纸中,有几张留有笔迹压痕,只要细心发现,并用铅笔稍稍涂抹,即可使潜藏的字迹浮现出来。
答题伊始,吴底在抚平纸张时,便发现了纸张底端有略微凹陷的笔印。
巨大的好奇心驱使他将铅墨涂于其上,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断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