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手在民间(2/2)
得一良材。”
甄德哈哈大笑,往前走几步,对苍芸说道:“自今日起,你便是府内管事,做这茶庄的品茶师。”
一语既出,满院皆惊,没想到一个女子能得到如此赏识。
苍芸用手捂着嘴巴,惊讶地看看甄德,再看看文宓。
文宓在一旁补充道:“品茶师负责鉴别茶叶质量,日后会跟你细说。”
苍芸虽仍有疑惑,在老苍头的催促下拜谢甄德。
文宓见院中工匠议论纷纷,把他们聚集起来解释:“方才苍芸通过考核,成为品茶师,甄公知才善用,尔等日后制茶定要努力。做的好便是管事,做不好便去烧火、晒茶。尔等之中若谁还有品鉴之才尽可找郭管事,若是能有苍芸之才,仍可为品茶师。”
高手在民间,谁知道哪块石头里有玉,文宓激励两句,希望能多找几个人才。
甄德心中欢喜,再出言激励匠户几句,带着文宓参观工坊。
文宓边走边讲:“这是采茶的筛子,茶叶不宜堆放,因此茶筛不宜过大。茶叶采摘后把杂物挑除,再根据不同的采摘时辰分别盛放在这些竹箩里。晴天茶摊放一个时辰即可,雨天茶或是露水茶须两个时辰。每半个时辰轻翻一次,待茶叶变软方可制作。这些都是精细活,马虎不得。”
“这便是你招收匠户女眷采茶之故?”
“正是,摊放之所虽和作坊隔开,也难免有接触。制茶师还要查看晾晒情况,因此不敢马虎,必须都用自家人。”
文宓带甄德走到作坊内,继续介绍:“这两口锅一是生锅,一是熟锅,都是炒茶杀青之用。生锅宜用大火烧,每锅放茶不宜超过一斤,用这茶把反复挑翻,待适度杀青后,再转动轻揉裹条,然后扫入旁边熟锅。熟锅用中火继续杀青,在这锅里要赶条、理条使其成形,再出国摊晒。每道锅约莫炒两柱香的功夫,炒茶的力道、火候是关键,需要反复磨炼技艺。在下也只是知道这些理论知识,还没亲手制作过,此法若有纰漏,应及时更改。”
“手熟方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你莫泄气,尊先傅这技艺也是制茶多年方才练出。”甄德边走便给他宽心,随他转到后院,说道:“你为何选择将这里隔开。”
文宓带他走到烘茶炕边说道:“这是在下想到的流水线制茶法,前一进是炒茶,后一进是烘茶,如此制作,是为多道保密方式,不是亲信制茶师不能同时教两道手艺。”
甄德颌首称赞:“防患于未然也是好的。这里为何一道沟,一个炕?”
文宓把木炭铺在沟里,说道:“这是初烘茶沟,将木炭点然后铺一层灰,把茶叶放在上面烘茶,每柱香时间翻动一次,直到茶叶变硬。把初烘后的茶叶摊晒两个时辰以上才能复烘。把茶叶摊在烘炕上烘制约两刻,每柱香翻动一次,待其能捏成粉末方可。”
甄德在心里盘算时间,制茶没有一天功夫怕是不成,难怪文宓不选四十岁以上之人,他看到一处高台问:“这里是做何用。”
“这是挑拣台,把复烘后茶叶放在这里,挑除黄叶、老梗及各类杂物。而后再上烘炕烘两刻,待烘出茶香之后方可下炕晾晒。摊凉后便要装入茶桶密封。”
“老夫在此时方知你府门那对联的妙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老夫只知此茶清香,却不知制作如此繁杂,如今听你讲解,才知此茶历经如此多道工序,历经一日才可得。真是知易行难。”甄德手抚烘炕感叹不已。
知易行难,文宓早在制作蔗糖时便深有感触。
甄德正色说道:“贤侄,如此难事你不可日日亲为,把心思用在培养工匠上便可。莫要累坏身体,否则老夫回去无颜面见次骞兄。”
“多谢甄公美意,在下记得了。”
甄德参观一边工坊,深有感触,原本不知文宓为何一再主张善待匠户,如今见工作艰辛,这才了解。
甄德走出工坊,对等在外面的高寓和郭怀说:“此间工作繁重远超老夫预料。高县令,你回去后将我府上的岁绢运来,我要犒赏工匠。郭佻,吩咐下去,制茶的时节里给所有工匠发双倍例份。郭怀,你去多采买猪、牛、羊。制茶期间所有工匠一日备三餐,都必须有肉,有米面,有粥饭,秋日制茶还需有菜。这几项都作为日后定例。”
不想错过《晋缘如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