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漫青春 > 凤楼吟 > 第7章 谈婚论嫁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谈婚论嫁(1/2)

目录
好书推荐:

赵府外已经有婆子丫鬟在候着了,就等着三爷和三奶奶一家子到呢。

还有六爷和七爷,平日里也住在三爷家里,中秋节自然是和三爷三奶奶一路回来。

人陆陆续续从马车上下来,大家都穿着礼服,很隆重,因为今天要到祠堂里祭祖。

下了马车就往府里去,赵府其实并不小,但是子嗣实在是众多,府里的女人不管是正房还是侧房,乃至妾室,一个个的都憋着劲地拼命生孩子。

郑谊她爹赵泽霖排老三,是嫡子,前面有两个哥哥。

大哥是嫡长子,但是不喜读书,只捐了个五品的官,闲来无事侍弄花草,同时在家里尽孝,侍奉父母。

二哥是刘姨娘所出,在四川某处任知府许多年,一直没有调回京城的意思。

下面还有七个弟弟和六个妹妹,全都是侧房和妾室所生。

七个弟弟有三个已经成家的,一个在工部当差,一个在京营任职,还有一个没考上的也花了银子谋了个差事。

剩下四个弟弟老六和老七已毕业,平日里住在郑家,老八老九在学宫读书,老十才五岁,明年也可以去学宫参加入学考试了。

六个妹妹有两个已经出阁,还有两个也到了适婚年龄,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家,最大的一个已经有二十岁了,国法规定最小的结婚年龄是十六岁,一般汉女结婚会早一点,但一般来说二十岁左右就是比较大了,汉女二十二岁以上就是会有人在背后说闲话的老姑娘了。旗女倒是没这些负担。

另外两个一个十岁,一个十四岁。和郑谊的年纪差不多,但是郑谊还是得管她们叫姑姑。

进了赵府,先是给祖父祖母磕头,然后又到叔叔伯伯各房去磕头,最后又回到祖母这里,没出阁的姑姑们都在这边等着了,给姑姑们挨个行礼。然后就是一行人去祠堂里三跪九拜。

从头磕到尾,本来头饰就重,又要一直摆动,郑谊感觉自己脑浆都要摇散了,而且最后在祠堂磕头的时候还必须磕出响声来,不然就要被长辈要求重新磕。

等从祠堂出来的时候都已经是下午了,午时都过了。

总算是摆桌子吃饭。一共五张桌子,男的两桌,女的三桌,因为女人要带孩子,男女各在一房吃,中间隔着一一扇屏风。

一桌能坐十个人,郑谊当然是和自己母亲坐一桌。因为她和母亲算是客,就坐在祖母旁边。

上桌前女眷们各自到一旁的厢房换了身衣服,因为穿着汉儒礼服是没办法吃饭的,头上的钗簪、步摇也得取下来些,否则会打扰到身边的人。

换了身衣服,头上也少了许多负担,郑谊顿感轻松了许多,她脸上的笑容不由多了许多真心的成分。

她大伯母坐她另一边,大伯母杨氏是金陵城富商之女,是大伯父的续弦,也才三十岁左右,还很年轻,有一儿一女,年纪和郑谊差不多大。

刚才听婆子们比较,她儿子后年就要从学宫毕业了,女儿比她大一个月而已。也就是说一个十五,一个十二。

大伯父上一个老婆也有个儿子,在南方做官,琴川的州学正,比郑谊大哥还大几岁,过几年都可以过四十岁的生日了。

大伯母杨氏抓着她的手问:“听家里人说,五丫头在宫里读书,不知道还习惯不?”

郑谊笑着回答:“和学宫上学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早上要起得更早些,不然赶不上。”

杨氏摸摸她的头:“那真是辛苦了。七郎每天早上都快到寅时了才起来,多亏离得近,不然一定会迟到的。”

七郎指的是他儿子赵瑞文,之前郑谊在学宫上学的时候,这个堂兄也经常能看到。

二伯母也说起自己的儿子:“三郎当年读书时也是一样的,怎么叫都叫不醒,也都不敢让他爹知道,不然一顿好打。”

四伯母也有个儿子,她摇摇头说:“男孩本来就要调皮不听话些,我每回都要这样劝自己,不然迟早都要被气死。”

五伯母没有儿子,只有个女儿,她反驳道:“女儿也是一样的,四丫头非得跟我睡才起得来,不然就要赖床,丫鬟婆子们都要叫好几遍才肯起来。”

郑谊心里吐槽:当然啦,学宫早读又不查考勤,只要老师来之前到教室就行。她三哥赵谒不也每次都寅时才起来。

当然她不能这么说,只能陪笑。反正没人问她话,她就保持安静就行了。

祖母又问起她最近都读什么书。

郑谊不太清楚汉女在闺阁里读什么书,所以就省略了一些可能会有问题的书目,只挑选了几个绝不会出问题的回答:“老师最近正在教《汉书》和《尚书》,诸子中正在学《墨子》,下午照例是蒙突文和东古文,老师教认读和作文。寒文一周学一次,不过现在暂时还不要求写,只要会认就行了。”

祖母点点头,但她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书名,便说:“家里几个丫头也是学这些,不过下了学回到家里,还得再读一读《女戒》和《女史》之类。”

然后对着大儿媳说:“把李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凤楼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