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21 章 农家生活(1/3)
白露节气前后,农村进入最后一轮忙碌。
早上奶奶拿出了几包菜种子,是三姑在县城里买的种子,让她带回老家种植,她用一双小眼睛,疑惑地看着那上面的文字,像个读幼儿园的小孩子,只能看图片猜个大概,她在等待着懂文字的人来解救她。
奶奶没念过书,不识字,包装上有没有文字对她来说没有区别,写一大堆说明还不如把图画的详细一点,村里的大多数老人都是如此。
我一一给她辨认:“这个是儿菜的种子,那个是莲花白,图片上菜杆是红色的那个菜,是叶用油菜的种子。”
奶奶听后撇撇嘴,吐槽道:“这mp菜有什么好吃的,她怎么每次都买,就想去年买的茼蒿那样,滂臭!”
“她小儿子不是缺铁吗?医生不也让他吃油菜叶吗?”
“那倒也是……”提到小孙子,奶奶的眼里泛起一道柔光。
以前小表弟还没出生时,奶奶最心疼的孩子就是我,只因为我是她孙辈里面唯一的女孩,三姑怀着二胎之时,她明确表示想生个姑娘,可惜孩子出生后,又是个带把儿的,还出了名的调皮,不好带,姑姑的婆婆身体不好,带孩子就是三姑一个人的事,有那么一段时间,姑姑其实很郁闷。
爸爸曾经很骄傲地说道:“四亲六将里面,都只有我生了这一个女种子,其他的人都是两个儿子!”
而爷爷和外婆嘛,物质上他们公平地对待所有孩子,精神上公平地压榨所有子孙,舅舅是能不跟外婆待着一起就不待在一起,母亲人到中年才开始远离外婆,而对于爷爷,父亲和姑姑们都是统一口径,他的脾气太古怪,是个人都跟他关系不好,而外公 ,他父母在故事中一直是个独立的角色,外婆不工作,不种地,也不干家务,养家的重担在外公一个人身上,大多数时间,外公都在忙碌,没有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中来。
不知道为什么,一提起爷爷和外婆我就控制不住的想喷,这对于注重孝道的中国人来说,这当然是不对的行为,但我就是想喷他们。想要摆脱在原生家庭里遭受的磨难,相比于想摆脱在其他人那里遭受的磨难要难地多的多,因为如果其他人对你不好,那么你转身离开就行了,但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成员中不是想断绝关系就能断绝的,还有一点,家人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一味地对你不好,也不会一味的对你好,他们也有爱你的时候,只是有的家庭给孩子的爱居多,有的家庭给孩子的痛苦居多,大多数跟家里人关系不好的人,既恨他们对你不好,也会贪恋他们变现出的温暖的一面。
说回本村的事,村中的大多数老太太,都跟我奶奶是一个文化水平。
大伯公的遗孀,我叫她大姑婆,年轻的时候,与我爷爷奶奶关系不好,不知道吵了多少回架,到了年老了,两家的儿孙都已经长大去到远方定居,余下的人年老体衰,何况大伯公去世已十多年了,再起争执也已经没有意义了,目前与我家走得最近的就是她。
每次大姑婆的孙子孙女,给她寄了东西回来,因为老人家不识字,她看不来保质期,老人家节俭,有了好吃的总是舍不得吃,往往要留到最后,许多东西,比如牛乳之类的,她们放着放着就过期了,所以当我在村子里时,每当有快递到达,她们就叫我去辨认,尤其是要找到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字眼,老人家总是先喝保质期更短的那一箱,把保质期长的留到过年或者天气热的时候再享用。
至于像平时什么打个小电话啊,又或者手机卡槽松懈接收不了信号啊!老年机短信堆积太多啊,又或者是手机莫名其妙地关机啊,这些事他们都来找我,由于不懂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在他们眼里除了没电,类似误触,进水导致手机失灵这些事是“扯怪叫”,就是怪事的意思,村中大多数人家都还采用过去老设备,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现代的高级精密的仪器,没有过去的原始器械好用,因为老年人不熟悉现代仪器的操作,这里木质的风车家家都有,要插电的打谷机却很少见到,对于这些人来说,手动劳作可比使用机器轻松的多了。
这段时间下雨,地是软的,奶奶就使用家中的锄头,一下接着一下地挖着,尽管天气已经变冷,但汗水浸湿任然了衣物,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挖了几下,但很快就败下阵来,因为没挖几下手臂就开始酸痛起来,好在地不是很大,不一会她就挖完了。
奶奶把胡萝卜的种子混在草木灰里,在播种这件事上,她还沿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办法,种植小菜不需要像种植粮食那样挖个深坑,只需要把种子撒在挖松了的地面就行。
撒完种子,她收了夏天围菜地的渔网 ,去年插秧的时候,我们对面的幺公一家,跟我们家里人闹矛盾(我们对面有两家人,一家是胡蜂一家人,现在与我家关系较好,另外一家也是我们本家,我叫他幺公,素来与我家不和气),两家人差点打了起来,对面幺公和我奶奶吵架,吵着吵着,他就要冲过来,爷爷看到他冲向奶奶,大喝一声:“你想干嘛!”
说着,连忙从水田里爬了上来,挡在自己妻子前面:
“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病中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