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练气的6层境界(1/4)
烧掉房屋,拜别父母,放下羁绊,去看看世界,开始真正的修炼。
走出山前村,走出大冥城。我想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大夏,这里是父亲的故乡。
经过我前边做的功课,传说这里当年是被禹圣人都称赞的地方,圣人不忍心削去这里的高山,不忍心填平这里的幽谷,所以至今仍保留着原貌。甚至有一段时间圣人还在这里修行。
也因此,来这里修行的人很多,能人异士也很多。
遇到一个路边茶馆,坐下歇歇脚。却听见茶馆的大叔侃侃而谈,看样子旁边桌子旁,坐的也是还未入门的修行者。
大叔继续说着,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我的心田。他讲述着气的练法。在气的练法中,有形、气、神的不同练法,犹如人生的三个层面,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战斗的练法,偏重于形的练法,强调形体的锻炼和力量的提升。而佛家则偏重于神的练法,注重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古典的练法,则注重神和气的修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
练功、练丹,就是练神和气。这是道家的丹道功,也是大叔所讲述的气的练法的核心。从开始练功到结束,气始终是根本的内容,是修炼的灵魂。当气脉畅通,气聚起来,再改变气的状态,以求最高层次达到气化的人,这就是修炼的最高境界。
大叔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气的练法的理解。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了神秘和魅力。我感谢大叔的分享,也感谢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的练法,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修炼功法中,不管是动功,静功,无不先练气。
练功中的层次变化,气化的反应,可以分为6层:
一层:神想气
在修炼气功的过程中,意念的微妙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当练习时,意念需要专注于气,紧紧地守住它。有的人会选择守住身体某一特定部位,称之为“守窍”;有的人则会关注气脉的循行路线,称之为“守脉”;还有的人会专注于呼吸,或者整个身体。
守脉其实是守窍的延伸。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数会从守窍开始。人体有无数可以守的窍点,包括在任脉督脉中的穴位,如神阙、气海、关元、会阴、命门、大椎、百会、印堂、山根、中脘等等。有些练功者会从守下窍开始,如神阙,它有助于生精,对于强健体格有明显的作用。而守上窍的人,其对增强脑力的作用则更为明显。
气的修炼如同细水长流,需要耐心和恒心。每一次的专注和守候,都是对身心的一次深度滋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逐渐感受到气在体内流动的感觉,感受到身体与气之间的和谐共生。这就是气功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有机会重新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建立联系,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珍爱自己。
然而,当我们在寻找窍门的过程中,却发现所谓的窍点并非点、非面,而是一个圆形的体。它不是外在的,也不是内在的,而是融合在我们的身体之中,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守窍的意念,不能守体表皮肤,而是要守住体腔内。这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仿佛是在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若有若无,似有似无。它不是刻意的守住某个部位,而是让意念在体内游走,如同水滴在荷叶上滑落,轻轻荡漾。
有一种特殊的守音法,它介乎体内、体外对象之间。通过守声、轻念、默念一定的语句,它能够振动气机,聚精生气。这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的交融,如同流水在山谷中回荡,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这样的守音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守窍,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韵律和节奏。
二层:神感气
神感气,如精神之触感气之反应,通过第一层的深入练功,身体慢慢会有不同的气感发生。这气感的变化,可归纳为气在经脉中的流转,五脏的气化与神意的微妙变化。
如八触、十六触,这是气在经脉中的变化,以及其运动的自我感受。经脉、穴道的张开,也属于这一变化。这是一种内在的流动,一种无声的旋律,一种生命的韵律。
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气的流动。它如流水般在经脉中穿行,滋养着五脏六腑,温润着肌肤。它带走了疲惫,带来了活力。它让身体变得更加敏感,更加通透。
神感气,是一种内在的感知,一种与宇宙的连接。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更加理解世界。
“八触”、“十六触”这些,仿佛是练气者与身体之间的对话,凉、热、寒、温、麻、胀、大、小、轻、重、沉、飞、轻安、乐、光感、风感等,这些感觉像是身体的语言,传递着各种信息。
温、热、寒、凉,这些感觉是气血通畅时的反应,就像一条河流在流淌,畅通无阻。而麻、胀则是气行皮表,血液循环改变的好现象,就像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温暖而充满活力。
有的穴位张开或冒风的感觉,就像是春天的花朵在绽放,是开穴的好现象,气的通透性加强了。这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长风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