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赵大算盘(二)(1/2)
光是自己想不行,谈话谈了好几天,拿不出证据,问不到口供。他只好把进攻方向一改,说沈老姑丈夫解放前开过盐业公司,“一盐商,二木客”,她准攒了不少私房钱,也准像本巷那吴四奶一样,在放高利贷。
沈老姑也说这是谣言,说巷里邻居是有人跟她借过钱,但随借随还,从未放过利。并提出张三、李四一些人家,请他们一一去查。
赵主任也不相信,世上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人?我在四里岗,不论借人、人借,谁不是一角、八分上息?除了单位互助金,连银行进出都有利金呐。
还是拿不出证据,问不到口供。于是他又搜肠刮肚去想第三计。并打算在第三计之前,由群专队出面,先把沈老姑拖来,在伟人照片前请请罪,到群众会上亮亮相,叫她小小尝点滋味、看点颜色。
没有等他这么做,沈老姑已经从他历次谈话中听出了口风,察出了杀机,于是赶紧搬到她的一个侄女儿家暂住一时,把这里的房子只收相当于几根油条钱,便过契转让给了赵主任。说来是卖,实际是送,只求赵主任高抬贵手,放过她。
如愿以偿了,他很快便莺迁乔木,带着主任娘子、五个孩子住进小巷这新居。
那时在四里岗,离的远,没露馅;搬来这巷子后,有人发现扫4旧时,抄家抄来的东西里少了些古董、瓷器,一直查无着落,原来都是被他顺手牵羊弄回了家。即使这“都”字用的根据不足,起码他是顺手牵羊者之一。那只身上爬着好几个娃娃的青铜弥勒佛像,就摆在他家碗柜头上,他小儿子有时捧出来当洋囝囝玩。
同事们一时没敢声张,知道他的为人,万一捅开,他会耍泼、抵赖,说这是他家十三代祖先传下的遗物,是他孩子们的玩具。若认为是4旧,他可以上缴,谈到别的,那是对他诬蔑,是陷害先进人物、积极分子,是打横炮、起内讧,是阶级敌R转移D争大方向。
再说你若戳他,他会戳你;你若捅他,他会捅你,谁的屁股底下没屎?闹大了那是造F派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所以领导上悄悄议一议,免去了他的工宣队工作,调到“打办室”(全衔: 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要他去北门大岗小岗一带值勤。
这在他,也是得其所哉,诚所谓“狗到天下吃屎,狼到天下吃肉”也。
打办室,其任务如它全衔所标明,是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可这投机倒把,没有固定标准、规格,几尺几寸或几斤几两便是。这是与不是,全在于他们这班值勤人员的一句话儿,金口玉言。明明是公社社员在屋后菜地上自种自收的一点豇豆角,早晨赶露水摘下来,想卖上好价钱,多称点油盐回去;可让赵主任碰上了,看豆角新鲜,又嫩又细又长,便会一口咬定那社员是坐地贩子,倒买倒卖,扰乱市场,罚款不行,全部没收。社员跟后哭得狠了,他随手丢两角钱:“快买票坐船回去吧!遇着我,心软,换了别人,准带你去坐三天禁闭! ”
大岗小岗合称两岗,是个自然形成,规模较大的农产品集散场所,种种菜蔬之外,还有各项土特产,南北小杂货。赵主任简直如鱼得水,每天下班不空手,那不离肩头的黄挎包里总是塞得鼓鼓囊囊。活鸡、活鸭,干鱼、干虾,黑白木耳、冬菇、金针菜,应时水果,各色佐料,瓶装酱油、瓶装醋、香腐乳、臭腐乳、味精、细盐、胡椒粉、辣椒粉、咖喱粉……他家那半间厨房里,应有尽有,尽是从那“打击”中得来。
有一天,郝驼子在巷口遇着他,见他带回一张新篾筛,用细绳穿着,挂在脖子上,拖到胸前,犹如古代大将军所穿盔甲上的那面护心镜。一步一晃,威风凛凛,煞似征战大将凯旋归来。
“赵主任,”郝驼子和他是对门邻居,站路边点头弯腰招呼。——其实赵主任此生至今还未当过主任,以前在电缆厂,以后在工宣队,眼下在打办室,都不曾居过主任这一职位。不知哪个马屁鬼,根据“逢公门中人都叫官”一次喊了他主任,随后别人也就不便改口,相沿喊了下来。而他被喊时,不仅不纠正,你声声喊,他声声应,应得挺有劲儿。并且几天一喊,连他自己竟也认为自己真的是在当主任,之后谁再不这么喊他,他倒觉得不乐意了。
“赵主任,筛子?新的?”郝驼子本来就驼背,再一点头弯腰,够上四十五度。
“刚买的。”赵主任扬扬长长走着,拿鼻子搭腔。
“买的?篾青的,编工也不赖,多少钱?”郝驼子是想讨好,价钱是随口问的。
“一块钱”。赵主任也是随口说的,这是“打击”来的,他哪晓得啥价。
郝驼子心里想的是:“好,你说买的我就当你买的,你说一块我就算你一块,可你买这筛子回来,不筛谷,不滤沙,啥用?”但嘴上说出来的却是:
“好好,赵主任,算你会买。这筛子有用,挂在门上能辟邪,闲神杂鬼进不来。”这也属于奉承,旧社会确有人家门头上挂筛子,保护老少平安。只是万没想到这却招恼了赵主任。说什么闲神杂鬼?辟邪!这不当面拿拳头往他眼睛里揣么?
“咋呐?”赵主任眼一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小巷风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