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章 南京三万里,儒林几重山(1/2)
初岁春始,新元肇启。
冬日的雪还堆在屋顶的瓦片上,春季便着急的露了头,春风料峭,残雪和严霜依旧让人冷得脱不下裘衣。
年一过,严安羽忙得就再也没有来过听涧楼,沈琼枝的铺子每日限定了来客数量,秦梨月和月娘亦将水度社做的风生水起。
沈琼枝带着热乎乎的梅花糕到茶行的时候,严安羽已经熬了好几个日夜。
“这是哪家做的,形状比院里的梅花还真。”
严安羽放下手中的账簿,浅浅咬了一口,浓郁细腻、温温热的豆沙馅一下子在严安羽口中爆开,吃完一个,严安羽忍不住夸赞,“软酥适中,花香清甜,尤其是这豆沙馅,甜而不腻,绵密的像是豆腐,姑娘在哪里买的,我差人去打听打听,买些放茶社。”
沈琼枝打开另一个食盒,食盒的上下层塞满了压得硬邦邦的雪,她小心翼翼拿出中间层放着的梅花糕,“别急,你再尝尝这个。”
严安羽看着玲珑剔透,长得都一样的梅花糕有些疑惑,但还是拿了一个品尝起来。
看起来一样的梅花糕,口感却全然不同,拿在手里冰冰凉凉的,入口即化,没有其他杂味,吃完满口留着的都是淡淡的梅花香,清爽且解腻。
严安羽看着食盒中其他几个糕点,拿起其中一个青绿色,上面印着竹纹的糕点问沈琼枝,“这是什么?”
沈琼枝眼中跃动着光亮,“冰糕,我和香梅试了好久才做出来的,公子刚吃的是梅花冰糕,现在手上拿的是龙井豆糕,你快些吃,在手上一会就化了。”
严安羽咬了一小口,依旧冰凉且入口即化,绵润清淡的茶香扑面而来,接着是一股淡淡的豆香。
沈琼枝不知从哪里取出一个高足玉盘,盘中一半均匀地撒上一层龙井茶,另一半撒上梅花花瓣,然后她将食盒中的冰糕摆在玉盘上,“公子觉得这冰糕是否上得了水度社和伯牙堂的茶桌。”
严安羽抬了下眉,然后起身出了屋子,她从院子的松树上折下一支松针,放在清水里洗了洗,回屋将挂着水珠的松针摆在梅花冰糕和龙井豆糕中间。
“当然可以。”二人相视一笑,严安羽紧接着说,“我会让茶楼做糕点的厨娘去听涧楼,她们悟性高,让香梅好好教教她们。”
“公子,是有新茶到了吗,老远就能闻到茶香了。”
“哈哈哈,哪有这么夸张,是雪前龙井到了,走,我带你去瞧瞧。”
二人走到厅背后面,从小圭门进去,沿着走廊穿过一个小小月洞,进到一个幽静的小院,推开门,只见屋里放着十几顶大瓷翁和数个有半人高的紫砂茶瓶。
严安羽无奈摇了摇头,“茶叶是我见过最难伺候的主子,喜温燥、清凉,又恶湿冷和蒸郁,还忌任何异味。”
沈琼枝终于见到了人们所说的陶罂贮茶,陶瓷大罐底部放置着数层由干竹叶编成的竹片,竹片上放满茶叶,然后在茶叶上继续堆叠数层竹叶片,重复堆至接近满罐,然后用被火烘干的数层宣纸扎于罂口,最后将一块由许多层竹板制成的极厚大竹板压在上方。
但是她对于紫砂茶瓶更是好奇,因为她是第一次见用如此大的紫砂茶瓶储茶的。
严安羽走向一个稍小的紫砂茶瓶,抬起盖在上面的正方形厚木板,拿出紧塞的宣纸,然后舀出一小匙茶叶,身旁的伙计随后赶忙重新密封好茶瓶。
见沈琼枝盯着茶瓶移不开眼,严安羽柔声道,“这个是宜兴时家老爷所制,紫砂茶瓶的壁加厚了,更适合储存大量芽茶,茶叶才会久久如新,不减香气,姑娘闻闻。”
沈琼枝微微俯身,还没靠近,只用手轻轻扇了下,就闻到了一股极其清新的茶香。
“这雪前龙井的味道似乎比雨前龙井更淡些,为何要叫雪前茶,现在不是冬雪已过了吗?”
严安羽笑了下,让下人将茶叶拿走给沈琼枝提前泡上,然后耐心解释,“春茶的头采总是伴有倒春寒,时而还会遇到春雪,所以才叫雪前茶。”
“咦,如此珍贵,为何不见茶行卖呢?我也未曾听过其他家茶行有卖。”
严安羽眼底闪过一抹异色,“就是因为产量过于稀少,所以有些贵客就提前预定了,咱们去尝尝这新茶。”
回到前厅,沈琼枝坐下浅浅抿了口刚泡好的茶,“怪不得雪前茶如此精贵,鲜爽甘醇,相比之下,雨前茶就稍显浓厚,不过这两种茶都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的。”
“现在姑娘不就天天喝上了吗?”
“是~多亏了公子,我提前就享上福了~”
严安羽的下巴都快扬上天去了,“我听人说,姑娘最近在备考求学?”
沈琼枝抿着唇,“我就知道瞒不住,我只是想试试,先争取做个童生,至于其他的,再说吧。”
严安羽放下手中的茶杯,“童生?姑娘找好先生了?”
“拜托了杜先生。”
“杜少卿?”
沈琼枝走至书案旁,往香炉里又添了些香,“是的,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儒林于她之南京三万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