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四章 十五世纪末叶以前的非洲(4/6)
广泛的人民起义,除农民外,还有城市劳动者和奴隶参加。
13世纪中叶巴格达被蒙古军破坏以后,埃及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重要起来。13至15世纪间,埃及的商业活动激增。卡列米特 商人团体在埃及和印度的转口贸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他们在开罗等地设有代理店,并有专门的银行与意大利等地的商人公司结算账目。埃及商人在东西方的转口贸易中得到巨大利润。政府对转口商品征收大量关税,13世纪初商品过境税为15%,到15世纪增加到35%。
马木路克苏丹统治时期,伊斯兰教寺院的封建主和大地主势力加强。大封建主势力的发展削弱了埃及国家。15世纪后期,地方总督经常发动叛乱,叙利亚地区尤甚。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直接威胁埃及的海上势力和地中海的贸易。15世纪最后几十年,埃及经常与土耳其发生战争。经济、政治的削弱和人民群众对马木路克苏丹的仇恨,便利了土耳其的入侵。1516年,土耳其占领叙利亚,次年征服埃及。从此埃及变成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第二节;东非和西非
东苏丹东苏丹约当古努比亚之地,同埃及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受埃及文化的影响较深。公元7世纪,当阿拉伯人征服埃及时,东苏丹存在着两个基督教国家:东哥拉和阿罗亚。从远古时候起,南阿拉伯的一部分居民就迁移到东非,定居在阿克苏姆境内,其中有些部落沿青尼罗河南下,进入努比亚地区。7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从北方沿尼罗河而南,进入东苏丹。651年,阿拉伯人已控制埃及,派大军侵入努比亚,劫掠人民,掠去几万头牛。努比亚人实行反击,破坏埃及南方的城市。阿拉伯军后来征服东哥拉,把它变为埃及的附属国,每年征收贡物、黄金和奴隶。到13世教和阿拉伯语很快在全境流行。 纪时,埃及已完全占有东哥拉。大批阿拉伯人迁人东苏丹,伊斯兰
15 世纪时,苏丹南部的尼格罗族人强盛起来,在青尼罗河流城建立芬吉国家,势力扩大到苏丹全境。芬吉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王国的都城在16世纪是很大的城市,居民约达十万人。
阿克苏姆国家苏丹的东南是埃塞俄比亚。大约在公元最初几个世纪,在今埃塞俄比亚的北方各省建立了一个阿克苏姆国家,它与南阿拉伯的关系十分密切,受也门文化的影响很深。阿克苏姆的首都在阿克苏姆城。阿杜里斯港在当时商业十分繁荣,曾一度代替亚丁成为埃及和印度贸易的中心。
公元4世纪是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繁荣的时期。国王厄查纳征服了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之间的麦罗爱王国和南阿拉伯的希姆雅尔王国,向被征服的各族征收大量贡物。阿克苏姆国王自称“万王之王”,与拜占廷缔结同盟,并在国内推行基督教。厄查纳实行文字改革,增加母音字母,从此有了完备的文字。
阿克苏姆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小麦等作物。国家向邻近部落掠取奴隶,用于建筑宫殿以及各种生产和劳役。商品经济也因东西贸易而发展起来,铸有金、银、铜币。7世纪中叶,征服埃及等地的阿拉伯人以队商贸易代替红海的海上贸易,这就影响了阿杜里斯港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削弱了阿克苏姆国家的经济。后来阿克苏姆与西亚和北非诸国的联系又被隔绝,国势日益衰落。到13世纪时,这里又出现新的国家埃塞俄比亚。13至16世纪的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版图,比阿克苏姆时代显然扩大了。新国家的首都后来由阿克苏姆迁到冈达尔。居民大部是阿姆哈尔人,操与阿克苏姆语很接近的语言;还有阿克苏姆人的后裔底格列人和其他部落。
土地属于贵族地主和寺院。农民耕种土地,缴纳实物贡赋,并负担徭役。寺院的土地占很大比重。从13至16世纪的三百年间,国内各部落集团间的内战使国家四分五裂,阿拉伯人的抢劫和袭击经常引起战争。教俗封建主阶级的压迫和战争的破坏,导致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到16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在土耳其侵袭下日益削弱,南方兴起的加拉人屡次入侵。1541年,国王败逃而死。
加纳王国加纳是西非的一个古国。居民主要是索宁克人,为曼丁克人的一支,居住在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上游地区。1950年在西非的尼俄罗市附近发现的遗址,推定即加纳古都,发掘出陶片、金属工具和各种装饰品。陶器碎片显然源出于摩洛哥,说明加纳曾与北非有密切联系。
到7世纪初,传说加纳已经经历了二十个王朝。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以后,很快就知道加纳盛产黄金。阿拉伯商队以盐、贝壳、织物向西非换取黄金、象牙,购买奴隶。在商队往来的大道附近,兴起了许多城市,如马里、加奥等。
8世纪末,加纳的政权属于西塞·通卡尔王朝。这个王朝统治加纳达数世纪之久,占有西苏丹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丰富的产金地。9世纪时,加纳遭到柏柏尔人的袭击。11世纪中叶,在塞内加尔河下游,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把柏柏尔人的一些部落集团统一起来。1048-1049年,出身于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的阿布·贝克尔进攻加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