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五章 十五世纪末叶以前的美洲(3/3)
强,逐渐向外扩张。到15世纪中叶,印加王帕查库提(1438-1463年)建立起强大的统治势力,他的后继者几乎征服了安第斯地区所有的部落。印加控制的范围,北起今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南境,南至今阿根廷的图库曼和智利中部,长达四千八百多公里;西起太平洋,向东深入亚马孙森林,包括今秘鲁和玻利维亚。
印加人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印加人农业发达,培植了马铃薯和玉米等约四十种有用植物。他们修建灌溉工程,排水渠纵横安第斯山间,水利由王派人管理。除农业外,在高原地带还发展了畜牧业生产。
手工业生产的最重要成就是采矿和冶金技术的发展。印加人开采多种金属矿藏,包括铜、锡、金、银、铅等,但不知采铁。他们用青铜制造工具和武器,经过高热锻造,锋刃硬度极强。黄金一般用于饰品和祭器。保存至今的印加时代的棉毛织物绚丽多彩,毡毯也华美异常。农村中有专人从事纺织、制陶和工具制造。技艺精巧的工匠往往被征召到王都,为王和贵族服役。
沿海和高原地区的居民经常进行产品交换,如谷物、蔬菜、果实、棉花、毛皮和肉类等。但手工业品的交换仍较少。印加修建了许多道路,有两条纵贯南北的平行大道,路面平坦坚固,在河流和峡谷上架设用树枝编结的绳索吊桥。到15世纪时,印加人的氏族公社已为农村公社所代替,但氏族的名称依然保存,村社成员的亲属关系还很牢固。土地分为三部分:太阳地、王地和公社地。太阳地归祭司和寺庙所有;王地为王和贵族的财产;公社地大部分分给成员使用,收成归家族公社所有。全村土地实行共同耕种。村社成员由长老率领,先耕种太阳地和王地,然后耕种村社成员的份地,最后才轮到收成归村社所有的土地。耕地定期重新分配,种过三、四茬之后就变为休耕地,休耕地和荒地作为牧场共同使用。此外,每个家族还有一块包括庭院、房屋、菜园在内的私有地,可以传袭。
印加王、贵族和祭司已经形成统治阶级,被征服部落首领也属于这个上层集团。村社成员、被征服部落人民和奴隶则处于被统治的地位。村社成员须向王缴纳贡物,承担各种义务,为统治者耕种土地,修建道路和沟渠,建筑寺庙和堡垒等。奴隶多是被征服部落的居民,担负最沉重的劳役。
印加已有较复杂的统治机构。王之下有统领,分别统治四个地区。统领之下有长,派人在各个村社监督贡物的完纳和土地的耕种等。军队到处修筑堡垒,设置驿站,随时传递军情。印加统治者使被征服部落迁出原住区,分散各地,以削弱他们的反抗力量。
印加人的宗教和文化印加公社的名称仍保持原始图腾崇拜的残余,有豹公社、鹫公社等。植物神是马铃薯的化身。祖先崇拜也很盛行。当氏族公社变为农村公社之后,始祖就成为公社的庇护神。与祖先崇拜相联系的是把死人作成木乃伊的习俗。王的木乃伊受到特别崇敬,认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印加人崇拜星宿,尤其崇拜太阳。他们在被征服的居民中极力散布自己祖先起源于太阳的神话。王被认为是太阳的化身,拥有很大的权力。库斯科城的太阳庙是最大的礼拜中心。神庙的中央大殿用金砖砌成,供奉太阳和月神的偶像。
库斯科城堡建筑在三千多公尺的高原盆地,四山环抱,周围筑有防御敌人的各种堡垒。城堡和庙宇用不规则的岩石砌成,石块精工琢磨,凹凸咬合,石缝间刀片也插不进,是印加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天文历法知识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库斯科城中央建有高台,用以观测太阳位置,确定农业的节序。印加人已知利用植物根和叶作药物,但巫术治病仍然盛行。
印加人为贵族子弟设立学校。除学习通用的克楚亚语外,还学祭礼、历法和结绳符号。他们利用绳索的颜色和结子进行计算和记事。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后,印加的国家和文化发展同归澌灭。
在古代诗歌中,有用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著名的诗歌“奥良台伊”歌颂一个部落领袖安提苏约的英雄事迹。它生动地反映了印加国家形成时期各个部落反抗印加统治的斗争。
早在西方殖民势力进入美洲以前,各地的印第安人已经创造了相当高度的精神和物质文化。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使他们的国家破灭,城镇荡然,大部文化成就都遭到破坏。印第安人历史的横遭阻断,已经成为无可挽回的损失。但是他们最先开发美洲并在美洲创造文明的功绩,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可湮没的。现在的印第安人除一部分还保留传统的文化外,有的已与移入美洲的各族混合。他们从野生植物培育出来的几十种作物如马铃薯、玉米、番茄、咖啡、可可等,后来传播世界各地,丰富了全人类的物质生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