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世界通史中古时期 > 第三十章 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初期的英国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章 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初期的英国(4/5)

目录
好书推荐:

织颠复活动。玛利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避难英国,被伊丽莎白囚禁二十年。伊丽莎白因为害怕激起国内天主教徒的反抗,踌躇不敢加害。1587年,西班牙在英国的活动日紧,伊丽莎白乃处决玛利。从此腓力二世的阴谋无所凭借,公开的进攻遂不可避免。

1588年7月,西班牙出动包括一百三十余艘战船的“无敌舰队”,对英国作大规模的海上进攻。从7月21日到29日,双方舰队相遇于英伦海峡。西班牙兵舰体大笨重,运转不灵,在英国轻快战舰的机动攻击下几乎全军复没。残余舰艇又遇风暴,只有五十三艘绕航苏格兰、爱尔兰破败而归。英国在这次战役中击败海上最强大的敌手,海上霸权开始树立。西班牙则从此一蹶不振。

资产阶级反对专制制度斗争的开始都铎王朝初期,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地位和力量还未臻巩固,他们还需要王权的支持和保护。到16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的力量日渐加强,不但不象从前那样依赖王权,而且感到专制政治是他们经济利益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在伊丽莎白统治的晚期,资产阶级对王权渐生反抗。伊丽莎白曾经把很多商品的专卖权赐给廷臣宠幸,对工商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国会在1597年提出抗议,没有效果。1601年,国会再度展开对专卖权的攻击。女王无奈,允许停止出售专卖权,以平息国会的不满。专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开始显露裂痕。

资产阶级对女王的宗教政策也不满意。他们要求以卡尔文派的精神,对教会的组织、教义、教仪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从60年代起,就已经出现不遵守国教的信徒,称为“不从国教者”。其中很多主张“纯洁”教会,清除英国国教教会中的天主教影响,因此称为“清教徒”。到70,80年代时,清教徒的数目激增,建立了特殊的宗教团体。他们选出长老和执事,与牧师共同管理教会事务。又由教会长老的代表组成宗教会议,为某一特定地区的最高教会权力机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这些独立的宗教组织以与支持专制制度的国教教会相对抗。到16世纪末,清教徒中显然分成两派。长老会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大贵族,主张由长老管理教会。另一派称为独立派,代表小资产阶级、小贵族和农民,主张每一个教会完全独立,由信徒共同管理。伊丽莎白政府对清教徒极端仇视,象对天主教徒一样地加以迫害。但是清教徒的势力不断扩大,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宗教斗争和政治斗争更结为一片。1640年,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徒的旗帜下,掀起了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

16世纪的英国文化英国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这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到达高潮,人文主义思想流行于英国。最卓越的英国人文主义代表是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莫尔的思想包括一些对立着的因素,集中体现当时社会各种尖锐的矛盾。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又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文主义者。他看到人民在封建压榨下生活的困苦,又目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给人民带来的新灾难。但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要求社会平等成为他思想的主流。他不仅激烈反对剥夺农民的土地,而且指出农民所经受的一切灾难是根源于私有财产制度。这个制度不灭亡,不能出现公平合理的社会秩序。莫尔描述一个幻想之岛上的理想制度,财产公有,一切居民都从事劳动。但是莫尔并未能认识当时社会的根本矛盾。在他的理想社会里,还有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奴隶。他也找不出具体实现这个理想社会的途径。他的乌托邦只是一个空想而已。16世纪后期是英国古典文学繁荣的时期。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以及他的同时代人马尔洛(1564一1593年)和本·琼生(约1573-1637年)等人的作品,都有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生活中的斗争,标举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威廉·莎士比亚出身于一个市民的家庭,1578年才来到伦敦,1590年开始写作剧本。他善于从历史、从前人的作品以及他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发掘最突出的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他用生动的语言体现剧中的人物。他所塑造的舞台形象,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场景。莎士比亚留下了三十七部悲剧、喜剧和历史剧,最重要的作品有《汉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等几部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他后期更较成熟的作品。剧中主人公往往在性格中注入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们所经历的悲剧,正是英国封建社会后期激烈阶级斗争的反映。莎士比亚以人文主义的观点,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丑恶。但他所想望的“道德”、“善良”、“正义”等等,终究是资产阶级的空洞唯心的概念,因之他在剧中歌颂的所谓“正面”人物,也就不得不以悲剧为他们的结局。人文主义者在反对封建思想意识方面为新兴资产阶级起了喉舌作用。他们所宣扬的抽象的、超阶级的“人道”或“人本”,从一开始就是虚构的幻想,而这种虚构又恰恰暴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