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五章 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前期的奥斯曼帝国和伊朗(6/6)
好书推荐:
靠人民的力量,英勇斗争,取得多次胜利。1624年6月在玛拉布达附近的会战中,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
1624至1625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也爆发了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虽然以宗教斗争为号召,但实质上是农民反对基督教教会封建主的斗争。起义领袖是教士麦赫鲁·巴巴。他在传教中谴责追求财富的高级教士,号召对不正直和腐化的教士不捐赠任何财物,主张恢复原始基督教的平等。农民群众热烈欢迎麦赫鲁的传教,和他一起袭击大主教和主教等。麦赫鲁不幸被俘,在严刑拷打后被驱逐出境,他的拥护者受到镇压。
1629年,阿巴斯死后不久,在吉朗地区爆发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起义。起义策源地是养蚕业中心拉希占和列什特。政府官吏对待蚕农的暴行成为起义的导火线,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也积极参加。起义者摧毁贵族的邸宅和宫殿,打击封建反动势力。但当地的封建集团企图利用人民起义的力量达到他们反对中央政权的目的。混入起义队伍的地方贵族建立起新的政权,拥立地方王朝的后裔作领袖,号称“阿迪尔·沙赫”,意即公正的君主,由伊斯兰教长老辅佐,称“国家总督”。起义者击败国王的军队,政府官吏和大封建主都逃出吉朗。起义者在占领列什特和其他城市时,打开国王仓库,将储藏的生丝等分给穷人,更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伊朗政府付出极大代价镇压了这次起义。起义首领阿迪尔·沙赫和很多群众惨遭杀害。这次起义因为规模很大,给萨非王朝的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萨非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不想错过《世界通史中古时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