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作物大量种植(1/1)
春天来了,大地解冻。田间地头人来人往。
大家开始将肥料送到地里,将土地耙的细细,不见一个大土疙瘩。
孙小雅家除了大嫂在看孩子和四个上学的外,都去地里干活了。
孙小雅在路下面肥土地上育苗。大概8亩的地,20多斤花椒籽,按照一斤出花椒苗2500株,一亩地种400株算,最起码能种近乎100亩。辣椒籽就比较多,大概有50斤,一斤种一亩地,也能种50亩。
爷爷也给了里正500株辣椒苗,让东湾村想种的人家种。于是村民就各自在自己的菜地里种了10几棵。
在谷雨前几天,下了一场小雨。孙小雅家人把土豆按照孙小雅说的,在有芽眼的位置切成小块,大概种了三亩地。红薯正在发苗,大概也能种3亩地。最上面种8、9亩花椒。路下面8亩肥土地全种上辣椒。
谷雨前一天,张爷爷来了,孙小雅给了20个土豆和20株红薯苗,辣椒各给了100株。剩下的辣椒苗和花椒苗赵管事派牛车来全部拉走了。
等今年的土豆和红薯收成后,全部作为种子给桓王,让他去推广种植。明年的大量种植,后年会让这两种高产粮食推广的更加广阔,也会让更多的穷人不再挨饿,让边疆的将士吃饱。
种完地后,孙小雅让爷爷在水田里育水稻苗。
这里原来都是直接用水稻种子撒到地里,孙小雅知道后世的人都是插秧苗的。
插秧时,又雇佣了张福来父子三人来帮忙。10亩稻田,7个人用了两天。全东湾村的人都在看,爷爷去和村里正说了育苗插秧的好处,大家将信将疑,都说到秋季收获时再看。
辣椒开始陆续成熟,孙小雅把收到的尖椒卖给了了“醉仙楼”,鲜尖椒按照每斤400文的价格,同时送给他们几个菜谱,尖椒炒肉,炒鸡蛋、炒洋葱、虎皮尖椒、、、最好吃的尖椒炒肥肠掌柜的没有采纳。王掌柜的说肥肠是低等菜,味道不好,再加上清洗时需要耗费人力,不值得。
当天的尖椒炒肉和虎皮尖椒直接成为“醉仙楼”的招牌,特别火爆。
线线辣椒种的量大,等线线辣椒红了,孙小雅摘下来晾晒。然后给了赵管事辣椒油的配方,也说了辣椒的一些用法,让他送给桓王。当时的线线辣椒基本上都种在桓王的庄子上。所以收获的辣椒特别多。至于辣椒的用途,孙小雅相信古人的智商。他们一定会将辣椒用到极致。要不然也不会有后世著名的川菜,傲娇的湘菜。
土豆和红薯收获时,赵管事早早的派人来看管。
那天的天气很好,赵管事也赶着马车过来,当锄头挖下去,看到那一窝土豆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按照桓王妃的吩咐,给一亩地的产量做好记录,看看到底能亩产多少。
过了秤后,土豆亩产3600多斤,红薯亩产近4000斤。赵管事的将所有完整的土豆和红薯全部拉走了。
一个星期后,赵管事过来,送了5000两银票。说是桓王妃给的,算是购买以前的辣椒种子、花椒苗和这次拉走的土豆和红薯的钱。还告诉孙家新粮食的事已由渭城府上报朝廷了。回头朝廷也会有奖励。
成熟了的辣椒和一部分土豆、红薯已经送到了秦老将军的驻军地。明年在桓王的封地播种,收获更多的种子后,将在全国推广。
然后让爷爷口述种植时的注意事项。爷爷和大伯真的是千万个农民的代表。勤劳,对于种地几乎是无师自通。种的土豆和红薯,孙小雅没有干过活。都是爷爷他们在打理,除草,施人工肥。孙小雅提了句要提蔓摘心,防止茎叶长的太长,不长地下的果实,摘下来的叶子可以当菜吃。于是爷爷他们立刻领悟到了精髓,家里竟然连红薯叶都晒干了,等冬季时吃。所以面对赵管事,说种植的注意事项头头是道。
赵管事详细的记录了爷爷种植时的管理过程和经验。
不想错过《重生,只为修功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