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 朝廷的赏赐(1/1)
10月,朝廷的赏赐下来了。赐予孙小雅爷爷白马坡上庄子一座,庄子里有良田80亩,后坡地50亩,佃农15户,同时赏赐白银1000两。
爷爷给了官差赏银后,拿到了那个庄子的地契。
孙小雅听赵县丞说,县令老爷高升走了,马上要来新的县令。包括渭城府尹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升官了。升官的原因:一是因为土豆、红薯、辣椒的种植,二是种稻谷时的育苗能提升稻谷产量。“这大概就是上世那些官员所谓政绩吧。”至于为何没有给孙家一官半职,孙小雅也不敢去追问。反正她就是来积累功德进行修行的,能让这个朝代更多的劳苦大众不再受饿,能把食物的种类提早传播,就是功德。这种利国利民的功绩,孙小雅觉得值了。
更何况这些食物的出处不敢仔细推敲。孙小雅可不想让人当做妖怪,放火给烧了。况且家里收到了一个庄子,有那么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这就是根本,也足够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秋风微暖。孙小雅和爷爷、大伯、伯母、爹娘赶着骡车,在衙役的带领下去白马坡上看朝廷赏赐的庄子。
白马坡上,远处是终南山绵延的山脉,山下是坡势不大的山坡地,能看到不少的房屋,再下面是平整的上千亩良田。一眼望去,刚刚播种的冬小麦已经泛出了嫩绿的麦苗叶,远处的山坡上有的地方还是湿漉漉的泥土。爷爷说,白马坡上几乎所有的平地和坡地都能种小麦,玉米和黄豆,只是人们为了让地也休息,所以对山坡地会轮换着耕种。这里的平地土肥地壯,是庆阳县小麦主产地。和隔壁合阳县的东川区一起,收获的小麦占渭城府季7、8成以上。
顺着能走两辆马车的宽阔道路一路走来。两边的田地里,平整细碎,一行行浅绿色的麦苗行列整齐。这里的地势较高,没有大的河流,所以家家户户都打着深井。只是土地肥沃,能蓄住水分,除非是大旱,要不然庄稼的收成都不错。
大伯驾着的骡车东拐西拐,走了近半个时辰,来到了一个山坡下的庄子,这就是她们的庄子。
走进土墙围成的院子,衙役喊过管事的,让他把佃农都喊过来,认识新的东家。
这个庄子是从一个满门抄斩的官员手里收回来的,收回后交给了当地的县衙管理。有佃农15户,人口133,后面的山坡地是50多亩,院子墙外相连的田地是80多亩,暂时是李把头掌管着。
走进院墙,入眼就是一个大大的广场,四周是小麦草杆堆成的麦草集子,玉米杆搭成的窝棚,窝棚里放着玉米叶子、黄豆杆,一个挨着一个,颇为壮观。
广场后是一排土墙盖瓦的屋子,房间不大,只有7间左右,接着是内院,南北方向盖着6间砖瓦房,这就是主屋。主屋的东面有三间厢房。主屋后面以及厢房的后面都是土墙瓦屋的房子。
看起来情况不错,至少住的屋子不是破烂的茅草屋。
如今冬小麦已经种完,只剩下后坡空置的地没有翻完。所以李把头把在家里的人都叫到了广场上。黑压压一片,老弱妇幼都在。来的人没有一点声音,不吵吵,不喧哗。身上衣服干净,脸色也不像是面黄肌瘦的模样上,平静而又教养。
是啊,这里距离县城近,土地肥沃,只要勤劳吃苦,按时交租,原来的主家离得远,如今县衙的人都是当地的,不会太苛刻,那么这些人的脸上就不会有苦大仇深的模样。
给所有人介绍了新主家,衙役离开,众人离去后,爷爷、大伯、爹爹和李把头交谈了详细的情况。
不想错过《重生,只为修功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