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章 独苗皇帝初问世(1/1)
同治皇帝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
这位皇帝可谓集多个独到之处于一身,但是这一独到之处并未让其在治朝理政上有任何突破。相反,惨淡凄凉的生活变成了这位皇帝的终身遗憾。
说起同治帝出身具有独到之处,最起码得用上一个“最”字。你或许会说。真龙天子生来金贵,自带独到之处,何必浪费口舌再次强调。
同治帝的这个“最”,不是和平头百姓相提并论,而是和历代君王相互比较。
我们来看看同治帝到底哪个地方“最”。
第一,论出身,同治帝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为什么讲存活,因为同治帝的弟弟刚出生就夭折了,连个姓名也没起。咸丰帝其他几个妃子,生出的都是女儿。可以说,同治帝是咸丰帝的独苗独根,这是第一个“最”。
第二,同治帝之后的几位皇帝,都是从宫外选进宫的。像光绪、宣统,都是慈禧太后亲自从宫外选进宫的。也就是说,同治帝是最后一位出生在皇宫的皇帝。从同治帝以后,皇宫中便出现了“宫荒”。同治帝的出生,给这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习惯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第三,宫廷上下,勾心斗角。到了同治帝这一辈,再也不像咸丰帝那样握有实权,自打同治帝开始,中国的皇帝不再有那么大的分量,手中权力被一直扼制。
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或许同治帝独特的出身与世境让这位皇帝更显悲情之处,然而他的出生也给我们划定了想象的空间,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咸丰六年的时候,紫禁城内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时任总管太监的韩玉来更是忙的脚打后脑勺。
“这里铺个缎子,料子要最好的……”
“啊呀,不对,这个得这么摆……”
“……姥姥选的怎么样了,这就快到时候了……”
在韩玉来的指挥下,整个皇宫走路的都没有,大家都是一路小跑。
皇宫有什么大事发生?
对了,还真有大事,还是个大喜事。
原来,深得咸丰帝喜爱的懿嫔即将临产,皇上十分重视。说起这个懿妃我们可能不熟悉,提起慈禧太后,想必大家不会陌生,那可是个风云人物。
这里的懿妃就是慈禧,慈禧就是即将临产的懿妃。
咸丰帝为什么这样重视?
首先,人家皇帝爷就是喜欢这个懿妃,自打甄选秀女,一眼相中,在她的名字上画了两个圈。再到后来,无事就是圆明园,看着当初的兰子,也就是慈禧太后。再再后来,就是安排懿妃批阅奏折,参与国事。
第二,咸丰帝希望后继有人,身边的妃子倒是不少,可只有一个妃子生了,还是个女儿,这次盼望着懿妃能给自己生个龙子,希望中也夹带着期待。
要说按照大清的规定,要等到怀孕八九个月的时候,才开始“上夜守喜”,也就是进行产前准备。可是咸丰帝已然等不及了,不再顾及那些清规戒律。
懿妃临产前,咸丰帝真的当了回贴心的丈夫,每日处理完朝政,便去了储秀宫,看望照顾懿妃。
这一天,咸丰帝又来到懿妃的储秀宫。
“皇上驾到……”
一向懂得礼节的懿妃,见到皇上前来探望,赶紧下床迎接,“给皇上请安……”可能是妊娠反应,本来就是妩媚轻声的懿妃,显得更加柔弱。
“爱妃,快快请起。你怀有身孕,不必在意过多礼节……”咸丰帝把懿妃小小翼翼地扶上床。然后,又说道,“爱妃,朕已经派人把母亲接来,好好照顾你……”
“皇上如此细心,臣妾感恩至极……”懿妃跪地以表感谢,只不过肚子显怀,无法恭敬到位。
“快起来,爱妃,你好好休息……”
咸丰帝不仅把懿妃母亲接进宫中,还专门派钦天监博士张熙在储秀宫周边寻找“刨喜坑”的“吉位”。
说起“喜坑”,这是满洲家族生子的习俗。孩子落地后,将胎盘和脐带一同埋进喜坑。
张熙经过一番寻找,终于选定储秀宫后殿明间东边门为“吉位”。
说话间,十几天过去了。等到正月二十四这天,总管太监韩玉来带着几名太监,前来正式刨坑。张熙还特意请来了两位姥姥,在“喜坑”前唱“喜歌”,周边快放着筷子、红绸子和金银八宝,寓意“快生吉祥”。
1856年4月27日下午2时,一声婴儿长蹄声从储秀宫传出。
“启禀皇上,懿妃分娩阿哥,母子平安。”盼望许久的咸丰帝,终于把悬着的心落下了。
同治帝的出生标志着清王朝一个时代的开始,也预示着清王朝走向衰败更近了一步。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