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 > 第68章 新添师父得欢喜(三)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8章 新添师父得欢喜(三)(1/1)

目录
好书推荐:

翁同龢讲的第一堂课,叫做《帝鉴图说》。

《帝鉴图说》讲的什么内容呢?

《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里面叙述着一个个讲述帝王将相运用权谋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配有逼真的插图,主要是提供给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阅读。

这本书除了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历朝帝王治理朝政的细枝末节,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插图是明代的木刻版画,线条简单,轮廓清晰,朴拙中带有几分稚趣,可爱又不失传神,兼具欣赏性和收藏性。

同治帝虽然有着皇帝的身份,毕定还是个孩子,当然喜欢花花绿绿、声情并茂的课堂。《帝鉴图说》恰好符合儿童的特点,同治帝也十分喜欢,听起课来也是津津有味。

同治五年四月的一天,迎来了难得的一个大晴天,阳光普照大地,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甚是舒服。

翁同龢像往常一样,等待小皇上用完午膳,接着由他上课。

小皇帝还没等用完午膳,就早早来到座位前,瞪着两只眼睛等着上翁师父的课。

“皇上,今天我们学习《帝鉴图说》中“碎七宝器”这一课”。

先来说说这“七宝”是什么?

古代,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为“七宝”,不同时代,稍有改动,各执一说,但前面讲的这七宝受众程度最高。

这“器”指的又是什么呢?指的是溺器,就是盛小便的器皿,俗称夜壶、尿壶。

七宝器,顾名思义,就是夜壶上镶嵌着这七件宝物,可是奢侈至极。

既然这么珍贵,为何要砸了它?这就源自一个宋太祖平蜀的故事。孟昶是后蜀的末代皇帝,这个皇帝算是个昏君,生活奢靡,不理朝政,最终被宋所灭,结束了后蜀的时代。

后蜀留下的宝物运到了宋朝国都开封,宋太祖看到后没有兴奋,而是命人将一件宝物砸碎,这件宝物就是“七宝器”。

宋太祖知道,孟昶之所以被灭,就是因为骄奢淫逸,才导致最终的灭亡。宋太祖认为,这样一个溺器,竟用其中宝物装饰,这是何等的浪费。为了告诫子民,也警示自己,就让人砸碎七宝器。

翁同龢所讲的那一课,便是这个故事,我们现在描述的,定没有翁同龢当时讲述的那样声情并茂、有血有肉,当时听得同治帝直叫好,还告诉师父:“贡献皆取之于民,我亲政之后,定效法宪宗,不受贡物。”

翁同龢听后,甚是欢喜。小皇帝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定能成就大业,兴旺大清。

就这样,翁同龢讲课讲得好,在宫中内外传开,两位太后定要询问皇帝这个学生的评价。

一日,上朝处理完朝政后,慈禧太后问同治帝,“你觉得最近学业如何,增补的翁同龢师父怎么样?”

“母后,儿臣特别喜欢翁同龢的课……”一说到翁同龢师父,同治帝眼睛发光。

“特别是昨天翁同龢讲的碎七宝器,讲的真是眉飞色舞,听得没过瘾,让儿臣不吃不喝一直听也不厌倦……”两位太后听了之后,不断点头表示满意。

同治帝还没有说够,又把那天翁同龢师父讲的课,自己又描述了一遍。两位太后虽然没有亲临授课现场,但能够感到翁同龢的课能博得皇帝爷的喜爱,定是有过人之处,这也让慈禧太后放心了。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