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7章 太后阻挠换帅难(1/1)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战事,平壤陆战和黄海海战,中国以失败告终,朝中上下议论纷纷,大家都把失利的罪证放到了李鸿章的头上。
一日,养心殿内群臣聚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有的时不时拍案而起,有的瞪眼怒斥,大家对中日甲午之战的失利原因讨论的喋喋不休。
“好了,大家安静下……听皇上训话”这个时候有人招呼了一句。
“诸位爱卿,平壤传来消息,如今已处失守状态,我军已是溃不成军,惨不忍睹。今天召见诸位大臣,过来讨论此事……”
光绪帝紧皱眉头,甚是失望,“你们说说吧……”
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的是同治爷的师父,军机大臣李鸿藻,“皇上,此次平壤失利,黄海沦陷,实属李鸿章一心求和,未能及时加紧战备,贻误了战机……”
“我不同意,李鸿章大人在一线日夜操劳,日本对中国早已有所企图,即使我清军再怎么加紧战备,也是无济于事,怎能将战败的原因都放在李鸿章一个人的身上。如此下去,谁还敢替朝廷做事?”这个时候,军机大臣张之万站了出来,替李鸿章夺回了一票。
身边的大臣也纷纷点头,时不时私下里议论两句,各执一方,都有自己的看法。
这个时候,光绪帝的老师、户部尚书看大家都在下面支支吾吾窃窃私语,于是就站出来说道:“皇上,结局已定,平壤黄海皆失利,李鸿章大人作为负责人,定也逃不过罪责。我这里有两个建议,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师父,快快请讲……”光绪帝对翁同龢一直是恭恭敬敬,因为从小就和翁同龢一起学习,他如今能成为现在,也十分感谢自己的老师翁同龢。
“既然失利,肯定要罪责。一是严议,就是严加议处的意思。二是稍微轻的处罚,就是拔掉三眼花翎。”
其实,光绪帝对李鸿章的种种行径是十分憎恶的,一想到还有慈禧太后在后面撑腰,自己处罚了他,肯定是驳了慈禧太后的面子,于是就给了一个轻的处罚。
李鸿章这个人也是很聪明,从来不会跟着自己的上司顶着干。对待这样的处罚,他是这样回复的,“仰荷圣慈,不加重谴,仅予薄责,策励将来,感激零涕,罔知所报……”。这话说得,让人觉得处罚他都不好意思,怪不得慈禧太后这样喜欢这样的人。
帝党派的大臣一直坚定要更换李鸿章,联名上书光绪帝。帝党派的大臣呼风唤雨,在宫廷内形成了声势。就在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出面,替李鸿章解了围,一改局势。
慈禧太后是这样讲的,李鸿章大人办理事务一直很操劳,这次海战,李大人呕心沥血,实属我大清忠臣。如今海战结束,李大人为了事务操劳成疾,应该好好休息……
字里行间里表明了慈禧太后的态度,一直是袒护、爱惜、怜悯李鸿章,这让光绪皇帝和帝党派的大臣哑口无言。
慈禧认为,中日之战,战则必败。不战,只能求和,求和就要依靠李鸿章大人。所以慈禧太后保护李鸿章也是理所应当。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