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 > 第106章 帝后两党起纷争(二)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6章 帝后两党起纷争(二)(1/1)

目录
好书推荐:

李鸿章虽然拿着慈禧太后执意求和的令箭,但他也要面对执掌朝政的光绪帝。

光绪帝从小就得益于帝师翁同龢的悉心教诲,深谙外侵之事,他敏锐地发觉到,日本这次出兵朝鲜保护日商,并非根本目的。而是另有企图,势必对中国有所影响。

因此,光绪帝虽在宫中,可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派人一再提醒李鸿章要加紧防备,不可大意疏忽,否则酿成大祸。

6月25日、7月1日、7月2日,光绪帝发了三次上谕,要求李鸿章注意事态发展,此次日本出兵绝非真实的目的,要时刻加紧防备,做好应急之需。

光绪帝都讲得如此明了了,可李鸿章硬是稳坐不动,倒是往外国人那里讲和挺积极,因为在他眼中,请求外国调停讲和这个根本良策,应该把手中的宝压到这里。

就在发出第三道上谕的第二天,光绪帝接到一份谏折,里面的内容让光绪帝为之大怒。

“这个李鸿章,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不拿朕的话当回事……”光绪帝十分生气,将奏折狠狠地扔到了地上。

到底奏折的内容是什么呢?

里面记录了李鸿章整日不管防备之事,常抱以调停求和之念。

难怪光绪帝如此大怒,李鸿章不仅没把自己的话当成事,连大清王朝的生死存亡也置之不理。

光绪帝得到奏折的当天晚上,便再次拟制上谕。7月4日这一天,光绪帝再发上谕,里面严厉指出李鸿章的怠战心理,还深刻指出,借助其他国家调停求和,实属引狼入室,甚至会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后果。

史书上是这样描述的,光绪帝责备李鸿章“示弱于人,仍贻后患。轻率发端,致误事机”,要求他“格外审慎”,不然的话,“定拿你是问。”

面对光绪帝的批判,李鸿章虽然有所收敛,但是江山难移,本性难改,仍然游走于俄国、英国的调停上,根本没把心思放在打上。

中日战事变化莫测,光绪帝的多次上谕并没有改变李鸿章求和的本性。

就这样,作为大清王朝负责外交的李鸿章多次错失大好机会。

就在日本不断向朝鲜增兵的时候,主战方的官员不断上书。

有的指出了日本出兵朝鲜的居心叵测,俄英出面调停,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他们自己的意图,建议皇上立刻责令李鸿章“壹意决战”,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随着战事的进一步逼近,日本一方面不断向朝鲜增兵,一方面不断给朝鲜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勒令中国退出朝鲜。

其实,日本十分清楚,朝鲜是请求中国援助。怎能随意让中国退出朝鲜。

这个时候的朝鲜,已经全权掌握在了日本手中,日本已经开始了占领朝鲜的恶劣行径。

7月25日,日本海军兵多艘船只齐聚牙山,偷袭了运兵船只,中国再来准备,已经为时已晚,黄海海战便拉开了帷幕,中日两国从此便正式开战。

不想错过《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