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章 白玉山邂逅宋哲元 曹三胖殒命莲花滩(2/3)
杆在追捉着;老牛在安详地吃着草,牛犊欢快地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嬉耍着,追逐着;远处的羊群像朵朵白云在缓缓地移动着。牲畜贩(又叫牙子)在袖筒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手势进行讨价还价,买主们穿梭在牲畜群中,摸摸这匹马的膘情,数数这头牛的牙口,挑选着自己中意的牲畜。
这天下午,白玉山独自一人摇着一把蒲扇,在办公室内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观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一个团丁进来报告说,有一位姓宋的将军求见。白玉山听说,忙整了整衣服,迎了出去。刚站稳脚,就有几匹战马旋风般地停在他的面前。骑马的人都着一色灰军装,打绑带,穿布鞋,方棱帽上镶着一个齿轮般的白太阳。他们腰扎宽皮带,皮带上挂着左轮手枪,个个生龙活虎,高大威猛,气度超凡。为首的一匹枣红马上坐着一位五十岁上下的男子,他上唇留一撮黑胡子,脸上的线条棱角分明,目光锐利深邃,给人一种天神下凡的感觉。
白玉山忙行了一个军礼,喊道:“沽源县保安团团长白玉山,前来迎接将军。”
那将军下了马,摘下白手套,握住了白玉山的手,满面笑容的说:“白团长,我在热河就听闻你的名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幸会!幸会!”
“将军是?”白玉山一时摸不着头脑。
“热河都统宋哲元。”宋哲元嗓门洪亮地说。
宋哲元,字明轩,山东省武定府乐陵县(今山东省乐陵市)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陆军一级上将。
宋哲元幼年家贫,刻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一九零七年)从军,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一九二二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一九二四年,参加北京政变,十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一九二五年秋改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还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二十响驳壳枪。
一九四零年四月五日,宋哲元以中风不语病逝,葬于绵阳附近的富乐山,享年五十六岁。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
“原来是宋司令员,失敬!失敬!”白玉山惶惶恐恐地说。白玉山忙把宋将军迎进了屋,斟了一杯茶,问:“久闻将军驻军热河,鼓励当地的百姓种桑养蜂,不仅振兴农业,还兴办军械厂,深得民众的爱戴,不知今日要移师到哪里去呀?”
“身不由己呀!奉南京政府之命,前去绥远一带驻军。”宋哲元大大喝了一口茶。
“宋将军,乃国之栋梁,威名远播,今日得见,深感荣幸。沽源离绥远路途遥远,部队一路鞍马劳顿,实是辛苦。不知将军来找我有啥事?如需我帮忙的话,尽管吩咐。”白玉山落落大方地说。
“白团长,明察秋毫,果然是个精细人呢。”宋哲元诚恳地说,“士兵长途跋涉,军中战马短缺。今日来,就是想让白团长帮我解决一下部队所需的军马。”
“需要多少?”白玉山慨然地问道。
“多多益善!”宋哲元笑着说。
“我家在榆树沟牧场养有两千匹战马,将军你尽管拣好的挑选好了。”白玉山爽朗地说。
“白团长,疏财仗义,舍小利而顾大局,真是国人的骄傲呀。”宋哲元无限感慨地说。
“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只要有利于国家,这又算什么。”白玉山长叹一声说道。
宋哲元听罢,频频点头。这一夜,宋哲元就住在白玉山的办公室里,俩人相见恨晚,彻夜长谈……
白玉山给宋哲元的部队补充好军马后,带着两个卫兵,依依不舍地把将军送到十里之外才回来。
保安团的住地,刚刚执完勤的曹三胖,眨巴两个小眼,腆着肚子,将四猴子和宋留根叫到一块,说:“你俩想不想发财?”
“做梦都在想。”四猴子和宋留根拍着大腿,异口同声地说。
“想发财,就得听哥的。”曹三胖点燃了一支白色的烟卷,猛吸了几口说。
这天晚上,张家口的晋剧“狼三班子”演的《铡美案》正在高潮中,盖天红主演的的包拯,唱腔洪亮,有穿云裂石之声。
盖天红唱道:
尊一声陈驸马细听端的,
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
我与你在朝房曾把话提。
提起了招赘事你神色不定,
我料你在原郡定有那结发妻。
到如今她母子前来寻你,
你为何不相认反把心欺。
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
祸到临头悔不及。
而同时,在靠近莲花滩的东山沟里却有着另外一种不可告人的买卖在暗中进行着。几十个赌徒聚集在一间临时搭建的简陋大帐篷里,点着豆油灯盏,用尽各种手段在进行赌博——他们在押大宝。帐篷里烟雾腾腾,空气混浊。四猴子穿着一身破乱的衣服也混在其中,大声喊叫着。坐庄的赌徒摇动着宝盒,挺着一副沙哑的破公鸡嗓子,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塞外风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