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店面(1/2)
明明只是市中心一间不知道开什么好的店面,现在怎么就一下子变成了餐饮业的龙头。
更何况还是自己所不熟悉的火锅。
文少瑀把自己能想到的事全部汇总了一下,讲给二人。
怎么塑造良好的口碑,什么店长的管理培训制度,还有口味和食材的细分等等等等。
他一边说着,吕为在桌边一边记着。
唯恐落下哪句话。
三个人窝在屋里鼓捣了两个多小时,眼看快到了发车的时间,才放他离开。
送走文少瑀,谭军没有回厂里,而是骑着自行车直接又回到姐夫吕为店里。
“姐夫,你觉得怎么样?”
吕为翻看着已经变成三十几页的纸张,喃喃地说道:“天马行空,见识卓然,了不起呀!”
谭军神色一紧,“能搞?”
吕为盯着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能搞,而且大有搞头。”
“要做的和需要注意的小瑀都交代清楚了。”
说着挥着手里的纸张,“就指着这几页纸,开一家座无虚席的火锅店,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过,关于后续的扩张,小瑀口中的品牌和连锁,还需要他来。”
“我掌控不了。”
说完,吕为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臭小子,可真是厉害!”
“你看,不光连饭店的装修装饰画好了,连服务员的培训和话术都写上了。”
“还整上了个主题曲!”
“这歌词,服务员好意思唱,我都不好意思听。”
吕为两人为火锅店的筹备激动着的时候,文少瑀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
短短几日,自己就从身无分文变成了债台高筑。
不过,怀中的合同,价值就高了。
75块钱,那真是白菜价啊!
自己签下的600辆车子成功卖出去的话,毛利就达到了四万块。
不愧是暴富的个体户时期呀。
难怪在这独特的大背景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不过,海光厂的这价格肯定稳不住,还得涨。
下次进货,还要准备最少200辆的预付款。
卖,肯定是不愁卖的。
价格优势在这摆着呢。
店面和仓库,林业早就准备妥当了。
至于员工,文少瑀也拜托林业提前找好了。
现在只需等待谭军安排发货了。
几天的时间一直在不停奔波的文少瑀,到家后就累得倒头就睡。
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被爸爸和阿璃的唱戏声音吵醒。
蹲在院子的台阶上,文少瑀刷着牙看着爷俩有模有样的唱着程派名段《锁麟囊》。
自己对这国粹是从小就不感兴趣,爸爸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授阿璃身上。
好在文少璃喜欢,嗓音也不错,十几年学下来已经颇有韵味。
洗漱完的文少瑀没打扰他们爷俩,穿戴整齐就匆匆骑上车子往县城里走去。
开业的事宜早不宜迟。
这么大的费用在这摆着,也实在是耗不起。
林业的天鸿贸易公司在县城东区,离凤溪村不远。
文少瑀穿过东环路,往前走几个路口就到了。
双向6车道的工业东路两边是一溜齐的二层联排小楼房,林业的公司占据着路西边最靠南、位置最好的四间门头房。
两条大路交汇,门前的空间利用率大,招牌也醒目。
不过他的公司主要还是需要仓储,门头房一直闲置着。
这倒是便宜自己了,这么好的位置,就是想租也不好找。
站在楼前,文少瑀抬头望着自己拜托林业打造的店铺招牌,愣愣呆在原地出神。
东方自行车销售部!
这就是自己花费巨大代价开启的新征程。
这独具时代气息的店名,也没有吸引眼球的门面设计,只有简单大方的红底白字招牌。
“呼!”
深吸一口气,文少瑀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脸。
加油!
一切从这里开始。
为了自己后续的发展,之前跟谭军签署的代理合同不是专营制,所以倒是不必跟其他卖家一样,一定要挂上海光自行车门市部这样的牌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社会的发展,自行车市场定然是要走上末路的。
十年内,摩托车的潮流就将完全取代自行车的光芒。
“自行车王国”的称号,总归是要名存实亡。
好在自己还有几年时间,而且这个时间点刚好是乡镇农村自行车大普及的绝佳时机。
前些年自行车专营,要凭票购买,价格昂贵。
后几年自行车大肆普及,也再也没有往日的风光。
如今,刚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86:黄金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