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终究是对你下了手(1/2)
海底捞,本来也是文少瑀顺手为之,不在自己的计划之内。
但是摩托车的销售和电动车的开发是自己早就确定好的发展路线。
不过在此之前,重中之重的是超市的谋划。
这也是自己的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核心。
“官倒”的愈演愈烈,让自己心中的担忧愈发强烈。
但是县城的百货大楼又困难重重,实在不行自己只能选择备用方案。
回到卧室,文少瑀从床底拿出父亲给自己的传家宝,轻叹一声。
终究是对你下了手。
还是需要指着你呀。
希望能有个满意的结果吧。
“阿璃,我要去县城,你去不去?”
听到哥哥的话,阿璃立马丢下手中的小铲子甩了甩手上的泥土蹬蹬蹬地跑了过来。
“等我换衣服!马上!”
冬日里暖阳朗照,丝丝缕缕如金似银般的阳光洒在兄妹身上。
文少瑀蹬着车子,载着阿璃往市中心走去。
按照自己对文物几年的学习,怀中的玉球若是真的想必是价值不菲。
但自己仍然不确定此物的真假。
主要是曾祖父的故事太不可置信了。
若故事是真的,那曾祖父文星槐当年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把玉球从上海滩带回来的。
现在,就是鉴别这传家宝的真伪问题了。
其实只是单纯的传家宝那不必在乎真假,它带着祖辈的期盼和护佑,是一个家族传承的象征,一代代传下去就够了。
但是见识过后世疯狂的翡翠拍卖交易的文少瑀,这心里跟猫抓一样的痒痒。
如今自己又是缺钱的时候,怀中的宝贝如果能解决眼前的困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县城的中心街,已经颇有后世步行街那种繁华的景象。
各种新兴的店面正在蓬勃地发展着。
在中心街最醒目的中间,便是那财神典当行。
这是一家老牌子典当行了,最初成立于抗战结束时期,建国后关停过一段时间,在几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放开政策,才又重新装修开业。
而且这典当行的来头可不小,正是香港四大拍卖行之一:“香港财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下属典当行。
财神集团,全国各地都有分店,资金雄厚,信誉没得说。
要不是人家看上海岱都会这千年古城的招牌,也不会把典当行开在这小城。
海岱县的财神典当行虽然是财神集团旗下最低规格的典当行,但在这小城也是最拔尖的存在。
装修奢华,高贵大气。
古风古色的雕梁绣柱,四个大门脸,分上下两层,每层都有二三百平的面积。
文家兄妹把车停在一旁,便往里走去。
“欢迎光临!”
不愧是港资,在如今的大陆市场环境中可是极少见到这幅美景。
四名身穿旗袍的高挑少女,面带微笑,鞠躬欢迎着两人。
啧啧啧,这大冷天的穿旗袍,可真好看。
拘束的阿璃抱着哥哥的胳膊,寸步不离。
在农村人的眼中,过于辉煌的财神典当行让人望而止步。
文少瑀倒是镇定得多,率先走了进去。
走进店内,一股暖意涌上前来,这店里竟然是有空调的,大堂中间摆放着七八个一米高的柜台,用玻璃罩着。
每个柜台里都摆放着手表、首饰、摆件等各类商品。
这些东西都是财神典当行历年来收的,早已过了赎当期限,摆在这里光明正大地出售。
这些曾经的高级奢侈品在财神典当行里卖的价格不是很高,也算是比较实惠。
而更高级的文物和稀缺值钱的古董则是交由上面的公司安排归置。
文少瑀倒是没急着办理业务,而是领着阿璃在店里转了起来。
典当行内部的灯光是很强的,每个柜台上都有一根灯管,耀射着玻璃柜台上的物品。
在如此强烈的灯光照耀下,各种首饰泛出最绚烂的光彩,无声地述说着自己曾经的辉煌。
文少瑀还是有些专业性的,把几个柜台挨个看了一遍,倒是没发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文物。
一直跟着文少瑀二人的女店员,看他停下了脚步,面露职业微笑,问道:“先生,有心仪的商品,可以告诉我,我拿出来给您查看。”
文少瑀轻轻地敲着玻璃柜面,缓缓说道:“我是来当物的。”
听到文少瑀的话,女店员还没有说什么,从两人进门就坐在柜台前打盹儿的经理则是来了兴趣。
终于有人上门当物了!
要知道在财神集团中,各大经理晋升的考核标准最少有60%是取决店里收的货。
指着卖柜台里的这点东西,能有啥出息。
财神集团家大业大的,也不可能看得上这些小当铺的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86:黄金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