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江阴攻城战(一)(1/2)
占据宜兴第二天,探马来报,彭、项二人率军已经连下溧阳、溧水,并向句容、丹阳进发,这速度基本上和我持平。
而我每打下一个地方,基本上就是掠夺完就走,不给元军留下东西,只要对我有用,能带走的全部带走。
目前的形势,守城是不现实的,在打下宜兴后,投靠我的人也多了起来。现在麾下已经有近2万人了。
按照我的想法,继续向东,北上江阴才是目标。
整顿完毕,大军出城浩浩荡荡向江阴而去,由于现在是两路大军齐进,这比原先历史进度要快近二十天以上,期间会不会发生一些变故谁也不知。
大军一路行至距江阴城下不足六里地。
说起江阴,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全国拆除城池,江阴的城廓尽毁。但在1351年,邑人黄传率领乡民在原址重筑土城,同时构筑护城河。周长九里十三步(大约5200多米),最高处一丈五尺(差不多4米8)。
这就增加了我攻城的难度,还能继续上次攻占宜兴时的好运吗?不战而驱人之兵是最好的。
江阴位于长江下游,是南北交通要道,自此向东长江江面开阔,江阴要塞处在喇叭口的位置,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我召集众人聚集,商议如何攻下江阴。
我让人将王明一叫了过来,问道:“你可知这江阴有多少驻军?”
王明一抱拳道:“回元帅,这宜兴原有的两个千户大约一千五百余人均已调往这里,而这里本就驻有一个万户兵力,约有五千余人,也就是说城中至少有六到七千余人。”
我闻听眉头微皱,宜兴的调兵如今都在这江阴城里,这说明元朝廷已然知晓义军将会攻打江阴,早一步作出了调派,元朝的各级地方政府里面,还设有达鲁花赤一职,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所以这一战不可必免了。
另一个方面,由于前阵义军破城之时,元军出现不少官员丢城叛逃之事,所以朝廷也立刻更换了一些重要城镇的守城官员,若再敢叛逃,必将被严惩不待。
张定边首先开口道:“元帅,以江阴城目前的兵力,据城而守,强攻怕是会死伤无数,需要另谋对策才行。”
我点了点头。
我并不知道原主时代的彭莹玉和项普略是如何打下的江阴,难道让张定边去城下喊话单挑敌将 ,打赢开城门,打不赢掉头走?我不由摇了摇头,转头看向张必先,开口问道:“必先可有妙计吗?”
张必先见我问话,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元帅,我倒是有一计可用,不过成败不好说,风险不小。”
“哦?快说来听听。”我听他如此说,不由说道。
张必先道:“咱攻下宜兴之事想必还未传到江阴,可由王明一将军带领手下一部分人装作败逃而来,进入江阴城,待到晚上伺机杀至城门处,打开城门,里外夹击,必可一举破城!”
我听了后,思考了一下,计策是不错,但这计确实风险有些大,王明一毕竟刚刚归降,再让他带着本部人马入城,万一他起了叛逃之心,把我这边的消息全透露给里面的人,我这可就亏大发了。
可如若派人混进他的队伍,人多的话,可能会被原来宜兴的调兵给认出来,人少的话,若他真有反心,这些人将白白送命,当真是不太好决则啊。
正在我沉吟间,张必先笑了笑,望向王明一,道:“王将军,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来说说你的意见如何?”
王明一刚才确实也听得清楚,但他也在思考,他们投靠义军事若提前被江阴的人知道了,那么这一去,必是送死无疑,如若江阴的人还不知道,他们进去后马上将义军给卖了的话,或是当下可活,等将来查实了他们是开城投敌,怕也难逃一死。
这是个赌局啊,只能压一头了,赢就生,输则死。但现在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王明一望向我开口道:“元帅,既然我王明一已经投于元帅麾下,此生就只忠于元帅,我愿挑选二百名手下入城,晚上伺机打开城门,助元帅一举拿下江阴城。”
我见王明一似是下了决断,他点明只带两百人,而不是全部,也算是表了忠心,我相信他不会罔顾这些人的性命而去。
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好,我愿意相信王将军,定会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今天晚上,打开城门,以火为号,我们里应外合,定当顺利拿下江阴,到时我为你记首功。”
“元帅,我王明一,定幸不辱命!”王明一抱拳道。
张定边与张必先等人也随即抱拳道:“祝王将军一切顺利,明日我们一起在江阴城里吃酒庆祝!”
王明一退下去,召集人手。而我与张定边等人要商议如何攻城。即使城门顺利打开,城里面毕竟有六七千元军,突袭之下,也必有伤亡。如何减少伤亡,是要解决的要点。
“首先这个江阴的城防图,我们需要让王明一给画一下,因为他以前调去过江阴城,里面的布置他很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大明陈友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