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 毒士高才(1/2)
杨侍郎说完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凌冽的杀气,看他这副架势,不将蛮人赶尽杀绝那是绝不会罢休了。高同知见杨侍郎已经说完,却像是想到了什么,赶紧站出来,杨一清见他如此失态,又是昨日与他本已说定的事情,如今这样,定是有重要原因,赶紧让还在议论纷纷的众人噤声。
“高大人,有何见解?是本官这番安排不合理么?今日本就是集思广益,有何问题,请直接说出。”
“杨大人,此番安排非常合理,只是下官昨日经过苦思,在此之上还有三点需要补充。”
杨一清和李逸都觉得之前的计策已经足够完善了,不知道高大人还想到了什么,值得让他让他需要在这个场合专门提出来。高同知见杨侍郎没有说什么,而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就继续说了下去。
“这第一,是在军中行酷法,擅退避战者,杀无赦!大人宽厚,也为增强兵卒战斗力,让他们缴获都归自己所有,这是好事。然享受了好处,必然要奋勇杀敌,若是有兵油子,只想好处,偷奸耍滑,杀无赦。”
杨侍郎听了,点了点头。
"有奖有罚,此为治军之理。高大人说的不错!"
“第二,要实施分化之策。如果蛮人投降,村寨、老幼、个人财产,朝廷一概不得侵犯。同时,知府衙门及各州在蛮人投降后,令官兵协助,遣散前期逃难的难民,入住以上各处蛮人地村寨,帮助他们盖房垦荒,这里荒野甚多,每家辟出一两亩土地轻而易举,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安心住下。 同时官府出面,在各村各寨设立保甲里正和乡兵,维持地方治安,一则避免杂居百姓寻衅报复,二则可以就近监视,阻止心怀不轨者上山送信送粮。如有类似事情发生,公开审理,公开明正法典,震慑还有想法的蛮人。
这只是目前的权宜之计,平叛之后,还可因地制宜,在蛮人和其他各族居者老人中任命长老,教化安抚地方,同时朝廷设置流动衙门,各杂居村寨再有寻衅滋事、杀人掳财等等案件时,由衙门派人到村中当众审理,请保甲里正、寨中长老旁听,务必做到公正廉明、不偏不倚。如此下来,相信只需一年半载。地方治安便可大为好转。
李逸在一旁,听到高同知如此说,这等办法,和他所知道的建国之后的剿匪类似,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既不用大开杀戒,保留有生力量,利于战后重建。杨侍郎也觉得这个办法大有可为,不但能够起到效果,最主要的是能够减少自己在朝堂上的压力。已对蛮人投降百姓施恩,他们再不识好歹,对抗天兵,这总不是我杨一清杨大人的错了吧。杨侍郎觉得这条措施特别重要,在记下之后,又特意加了一条横线。
这个高才,我以为他只是川蜀的一个普通的文人罢了,没想到,除了文章,这治理之才也同样不差啊,川蜀人才,果然还是很多的。这高才、李逸皆是可用之人。还没等杨侍郎想个明白,高同知又说。
“第三,下官听说。大人前往叙府时,皇上赐予大人特权,可以随时调动三卫以内的官兵,还有权征调狼兵?请大人立刻下令。征调周边羌藏等六族狼兵,倒也不用太多,每族出个二三百人就行。”
杨一清迟疑道:“这是何意,这些人本来就在看我大宋和蛮人交战的情况。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抽调的人多了他们怕也抽不出来,不过这一两百人,感觉少了……这么点人怕又派不上什么用场。况且这些部族土司有的忠于朝廷,有的还在三心二意,心存观望,巴望着从中渔利,让他派人,怕也不会派出族中勇士。”
高才笑道:“大人,是不是勇士都不重要,哪怕只是一群妇人、老人、孩子都没关系,只要他派人协助平叛,表明姿态,那就够了。”
杨侍郎,包括在一旁的李逸都是一点就醒,心中不由豁然开朗:“蜀地六大主要部族全部囊括在内,重要的不是他们在此战中起多大作用,哪怕他是象征性地出兵,对他们自已、对其他数十个小部族、对蛮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意义。
这一计已经不仅仅着眼于叙府这一战,而是对于整个蜀地的长治久安、对于心存独立野心的土司们都将大起牵制作用。这个高才,用计不可谓不毒,不过也是真香,好一个一石三鸟之计!”
杨侍郎显然对高同知的意见很满意,连说了三个好字。
“不瞒各位,在我前来此地之前,圣上特意嘱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变通的办法,本官现在很满意。就按照这样的办法实施,何愁蛮人不灭?”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真要实行起来。原来的县而州,州而府的辖制方式恐怕就不适合这块地方了。本官这些日子不光想着怎么打下这几个山头来,对于以后的事想地更多。
李逸李大人,借用你的‘平蛮方略’,本官准备平叛之后,立即办理迁民杂居。驻军管理等事宜,这些事情要是分属不同的衙门,各县依次循规上报。再等候上司回复,要延误很多事情。按照朝廷在特殊地区、出现特殊事宜时可派驻总督、巡抚等临时官员节制地方军政,统筹安排的惯例,本官想上书圣上,在叙府附近诸县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真的是个和平主义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