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2章 川蜀已定(1/2)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他们对大宋的实力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这也让之后大宋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推行的异常的顺利,高大人的工作也是简单了很多,这也是这次军事行动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蛮王看到似乎是宋人的头领到了,强撑起了精神。他站了起来,步履蹒跚地向杨一清所在的地方走去,周围的士兵见状,赶紧将他拦住,这群人都是大人物,受到损失的话,他们可担当不起。
“大人,蛮人已经败了,我们这些头领愿意引颈就戮,只求你能放过外面无辜的百姓。本王愿意献出自己所有的财产,只愿大人效法古之圣贤,存仁慈之心。”
李逸有些惊讶,这蛮王,居然说起中原的成语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和他印象中五大三粗,目不识丁的形象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看其他官员的神色,并未觉得奇怪。私下问起来,才知道之前蛮人和川蜀交好之时,都时常会派他们的高层到成都学习文化,会一些成语,太正常不过了。
蛮王此话一出,下面的官员也就已经发出了一阵阵的议论的声音。对于一部分官员来讲,蛮王伏诛,蛮人高层清理完成,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至于其他的蛮人,放了也就放了。
另一部分就多为叙府本地的官员,包括李逸,他们深知蛮人的习性,如果把这些人全部放了,也许能够维持几年甚至到几十年的和平,因为他们已经被官军的实力震慑住了。但是,当这群被震慑住不敢闹腾的人都老去之后,当蛮人不再认为官军有多可怕之时,他们又会怎么做呢?
杨一清大人还是很清醒的,他摇了摇头,拒绝了蛮王的提议,又挥了挥手制止了官员们的议论。
“如果做了选择不用付出代价,那我们之前给你们的优待,还有什么意义呢?大宋之前给过你们无数次机会,只是你们贪得无厌罢了。
最开始,大宋是带着友谊来的,你们如果承认大宋的地位,自然还是可以保持以前的超然地位,可是你们呢,不断袭扰我大宋百姓,导致我大军不得不采取行动。
后来,我们本来可以达成协议,只是你们一再加码,导致功败垂成,你们简直视我大宋百姓如牛羊。现在,又以弱者的姿态,要求我大宋放过你,要是你们赢了,你们放过我们大宋的百姓么。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你们输了,不可能在享受我大宋友好部族的待遇了。城内所有蛮人,都要被定为罪犯,所有高层,全部以首恶论处,其余蛮人,所有家产全部充公,田地全部重新分配给我大宋百姓。你们种族的延续,就让之前已经投诚的人实现吧。
不过,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一般只是随从作恶之人,免其死罪,全部发配给将士们为奴。为体现我大宋的仁德,在也奴之前,全部交由叙府有司,按其罪之大小,定下一个期限,如在这个期限内表现良好,时间到后,分于叙府各处为民。”
李逸听到这个说法,已经知道虽然杨大人嘴中说的如此厉害,但是在排除蛮王的无理要求之后,这已经是蛮人所能争取到的不错的结局了,至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够保留住性命,对于这个时代的战争来说,已经是足够的仁慈了。
看来不仅是自己,杨一清大人也是一个十足的和平主义者啊。
蛮王也知道,自己的无理要求不会大概率是不会被答应的,不过是想赌一赌这叙府的最高决策者,是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罢了。如今,虽然高层是肯定要被团灭了,但是总算其他人能保住性命,对蛮人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在得到了回答之后,蛮王似乎也是心安了,静静的闭上了眼睛,自己把手往身后一放,任官军将其带走。走之前,他又回头看了一眼他的王宫,这一眼就是永别了。
李逸看到蛮王这个样子,没有任何为蛮人感到可惜,成王败寇,不外如是。他只是想到了他曾经的过往,想到了他曾经喜欢的游戏,也许阿尔萨斯最终倒下的时候,会不会也是有这样的感慨呢?
然而,接收蛮人的事情很多,由不得他们耽搁。除了军事上的管控之外,民政上的事情也需要提上议程了,按照杨一清和地方知府的命令,又在川蜀之中选拔了一批读书人和德高望重之人,作为基层的官员和所谓的调解官,来治理蛮人的地盘。长期下来,所谓的民族之分越来越淡了,到后来,所谓的民族,也不过成了一些老人记忆中的片段罢了,蛮人和宋人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越来越一致,也就真正成了一族,这次的平蛮,也算是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大军终于是班师回叙府了,杨一清力排众议,取得了平蛮的巨大成功,哪怕是先前还一心想要议和的礼部官员,这下也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是,由于高才的平蛮巡抚的任命还没有正式下达,很多需要各地官府协调的事情,还需要杨一清杨大人出面,才能让事情落实,所以回去的队伍走的特别的慢,大约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大军才回到叙府。
与之前大军出发的时候,民众普遍的怀疑的状态不同,大军回来之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真的是个和平主义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