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章 干涸(1/2)
端午龙舟,粽子吃的香甜,去年的粽子还有两盆,现在蜜藕咸肉,蛋黄蟹黄粽子多包,其余的包几个尝尝味。
今年龙舟赛的早,不到正午便分胜负,太守府红蛟夺魁。汗流浃背,躲在树荫下也无济于事,岸边柳树叶子晒的蔫巴,河水位下了一米多。
张长长以手遮阳看着山脚河边某处,邱乐儿把绢扇扇的呼呼作响,佩戴的香囊气味四散。找了小船出高价回南城,刚进小院一人一碗晾凉的绿豆汤解渴。洗净的枇杷杨梅端上来,果小皮厚不太甜,这已经不错了,张长长和乐儿上了几次山,果树好找果子难寻,好些不等成熟就被人摘走了。
水稻正是缺水期,眼看着开花抽穗地上旱出裂纹,一担担水倒下去地缝还没合上,水汽又蒸发了。开渠挖沟引水灌溉,老百姓为了保住地里一点粮食费尽心力。山上有些溪水已经断流,后河水位又下了一尺,露出屋下支撑的石柱来。
山泉水百文一担,寻常人家自己上山挑水或者煮开井水就用。小丐每天北城拉菜,三五天赶着骡车送来一次泉水,张长长看着有些掉膘的骡子拿出洗脚木盆给它加餐。还特意跑趟湖边野草水草丰茂的地方割下不少,捆扎结实收在空间木头上塞着,又捞些鱼虾,这次不得不用上细网,因为大网一捞一个空。
给骡子备点口粮,张长长也只在早上凉爽时出门,白天酷日,夜间闷热,蝉鸣从早到晚叫的人心烦,拿出大蒲扇坐檐下纳凉,喝杯沁凉的青梅酒,听到隔壁刷刷刷的响动默不作声。
小丐当天晚上没回,第二天午间,神情疲惫的推门进来,张长长给他倒了杯凉茶,小丐悄声的说,昨晚太守府带走骡车,他偷偷跟着去看了看,城中粮仓的粮食拉到东山别庄,说完回里间倒头就睡。
在艰难环境中呆久了,人人都有了趋吉避凶的本能,节衣缩食储粮存水,消费欲望低下,街上的铺子关了两家,骄阳似火炙烤大地,蒸腾的水汽不等聚集成云就被烤得只剩一缕清烟。
室温34℃,铺着凉席只穿内衣,扇子狂扇蚊帐被风吹的鼓起,床上烙肉饼翻来覆去,起来把毛巾打湿擦拭上身,趁着片刻清凉入眠……
“剑池水干?”
邱乐儿左右看看邱老吃着拌藕,张长长给小丐盛凉面,小丐呢,满脸通红一脑门子汗,看众人都不作声于是洗脸吃饭。等凉面吃完,小丐邱乐儿涮碗回来,张长长问道:“府衙如何应对?”
“兵将围了剑池,下面淤泥未清,听说两侧石壁刀切平整,让人下去探路,发现池底北端有一石缝,别的就不知道了。”小丐语毕,一时无言。
剑池水干,吴王墓现,三千柄宝剑重见天日的消息不胫而走,烈火烹油八方来客把燥热的气温推的更高。城中来了许多他乡人,周围府镇的士绅名流文人骚客,携朋伴友游访湖光山色,宛若盛世集会。更多的手持刀剑的江湖人士,独来独往混迹于酒馆娼寮,客栈爆满茶馆喧嚣。每担泉水涨到120文还供不应求。
虎山每天有无数人登山想要一睹千年古墓,只是兵甲围挡寺僧严防,正因为如此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墓中除了宝剑肯定还有无数奇珍陪葬。”
“我族亲就在山上值守,说是挑上来的淤泥都在仔细查找,发现了先秦时的刀币呢!”
“你们最近有没有听到凿石声?”
“怎么没有,应合着晨钟,掩人耳目,怕是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流言不止民众议论纷纷,小摊贩们整天乐呵呵的贩食贩物,就是折几只荷花都有人买去佛前清供。只是人多事杂浑水摸鱼,城里城外多起打架殴斗,还有幼童失拐家中被盗,行恶之事数不胜数,府衙也焦头烂额。
自从有女子失踪,邱乐儿尽量不出门,张长长也整日在家提笔练字做些熟食,准备杂物。小丐夜间住在南营,只在午后晚间送夕食前后回来待上几个时辰。
“北端石缝纵深三丈,尽头一道石门被几块石板封住,请堪舆先生说确是春秋古墓的形制,明日太守广邀官绅文人一同瞻仰。”小丐说完开始啃螃蟹,太湖六月黄不如往年肥美,黄桃杨梅倒是村镇庄子卖出一部分,果小但甜,解暑最好。
古人云:“万年深閟 一旦为人所窥 岂非数耶 命掩藏之”
游览吟诵,石壁题字,为了少生事端,随后府衙运来泥土把墓门石缝封死,池底都被垫了三尺。不甘心的多次夜探无功而返,随着此事落幕,人众慢慢散去,传说还在传说,不知道又添了多少杜撰。
小丐邱乐儿难掩落寞,天气炎热食欲不振,一砂锅咸肉菜饭吃了两顿。等到刚入六月,后河水位又下了半米,只有小船能飘行,城中走路过桥,水井里打出的水变得苦涩,山泉价高而且难得,要不是小丐给南营拉菜送水顺便捎带,两家吃水也要成问题。
张长长把井水过滤,院里摆着两口大锅,借着太阳高温蒸馏饮用,其余三人看着有趣,邱老问询,张长长只说逃难路上跟人学的。
这日城外运水小丐中暑,要不是骡子认路带回南营怕是要得热射病。张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上岸之第一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