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金山银矿,干他娘的!(1/3)
第73章 金山银矿,干他娘的!
朱元璋本来气得头顶冒烟,但听到宋慎这话,脑袋上的烟不由得停了一停。
他皱眉想了半天,才说:
“元朝将亡时,柴米油盐都贵,难道不是因为天下大乱,到处都在天灾人祸打仗吗?”
“这跟纸钞有何干系?”
宋慎笑了笑:
“这个问题,等我讲完了货币你就知道了。”
“首先,你刚才也说过,不管是北宋南宋还是蒙元,他们都曾经发行过纸钞,北宋的叫做交子,那是最早的纸币,而蒙元的就直接叫纸钞纸币了。虽然前面三朝都发行过,也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但是你大明宝钞问题最大,烂就烂在根上了。”
“因为宋元发行纸钞的时候,人家都知道要用准备金,也就是让百姓用金银铜钱等实体货币来兑换纸钞,从而保证国家纸币的信誉度。而伱呢?只看见人家用了纸钞,不想想这背后的关节吗?”
“好了,有关纸钞的问题说过了,咱们回到最开始说的事情上来。”
他最后说的,让这帮皇帝们去把倭国打下来,当然只是最美好的祝愿而已,他很清楚这帮人只是真实皇帝的投影,空有秦皇汉武的经历和智力,却不能如一个真正的皇帝一样去把那个岛国踏平。
宋慎重新指着自己投影出来的矿产图:
于是他只闷声不吭地低下头看鞋尖,就是不道歉。
“而倭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他也不单单刻薄朱元璋一个人。
“这些人不事生产,满脑子都是如何钻空子,如何不劳而获,朕若是不苛待,岂非天下人人皆去行商?真到那种时候,田地就没人去种了,黔首们还吃什么喝什么?”
“所以你们还在争什么争啊?”
从课上这个复刻体就能看出来,老朱早就看倭寇极其不顺眼了,只是考虑到大明才刚立国,打倭国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必要,所以才会下令加强海禁,先避开了再说。可自己只要让陈国瑞他们告诉老朱,这倭国岛上遍地都是金山银山,那朱元璋不心动才是见鬼了!
讲台上,宋慎在神游天外畅想大明打去倭国抢金银。
眼见着教室内的火药味再次浓重起来,众人都没吭声。
而朱元璋已经听得人都麻了。
他对底下的争端充耳不闻,喝了口水,道:
所有人互相对视。
“别说了,戳人肺管子算什么英雄。”
“纸钞存在的意义,是让国家能够将贵金属储存到国库里,让百姓们在交易时使用纸张这类更加便捷的货币,双方互惠互利,这叫共赢。不论宋元的纸币后续出现了什么问题,最起码人家一开始都是准备好了充足的金银铜来让百姓们兑换的,大明却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强行推广。”
“还有佐渡金矿,在这儿,佐渡岛,三百年生产了七十八吨黄金,两千多吨白银。”
他就是元末生人,当然知道那年头要买点东西有多难,价格有多贵,但他从来没想过这价格竟然跟纸钞滥发有关系,更不知道发钞还需要有准备金这玩意儿。
“所以这个时候,二百两的纸钞只能买到原本价值一百两银子的东西,换个角度来看,这可不就是物价飙升了吗?这已经翻倍了啊。”
大家满心满眼满脑子都是一个东西——
“倭国地方不大,金银矿藏却不少。”
李世民趁机加入:
“朕当年有派使者去倭国还礼,他们应该有航图,朱元璋你要是能带图纸来,朕找到航图后与你换!”
“你再说一遍?”
朱元璋懵了。
可是现在……
“朕……我也能找到当年郑和的航图,说不定有更精确的。”
反倒是一边的朱标听完后满脸若有所思,问道:
张良也拿他没法子,只能求助似的看向了讲台上的宋慎,希望先生能解决这个矛盾。
刘彻看过去,眼冒绿光,活似饿了半月的狼:
“朱元璋,你们大明的水师是不是挺不错,造船图纸给朕一份怎么样?日后定有重谢!”
他总觉得自己应该是对的,应该理直气壮地反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咱当了皇帝富有四海,这金银铜钱要怎么用不是本来就该咱说了算的吗?
可是面对宋慎那张脸,朱元璋又一个字都憋不出来,只能梗着脖子听。
“但是纸钞有个问题,就是不能超量发行。手里有多少,那就发多少,要是发得多了,那就会存在通货膨胀。”
“在后世,世界上存在几百个国家,但倭国就这么一丁点大,银矿储藏量却排到了第六名,这什么概念?遍地都是啊!”
宋慎很爽快地点了点头,解释道:
张良是个厚道人,哪怕他跟嬴政本人有灭国之仇,但如今的他已经过了年轻气盛记仇的时候,加上自己已经辅佐汉王灭秦取而代之,这仇翻篇了,所以张良拉了拉刘彻的衣裳,皱眉道:
“老刘家就是这样教导后代的么?”
宋先生果然没有唬人,这金山银山,比起土豆来也是不遑多让的好东西啊!
一千吨银子,是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