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毛文龙之死的后果突现出来了(1/1)
而到了毛文龙一死,情形就完全颠倒过来了,成了毛文龙苦心收集选拔训练出来的精明能干、出类拔萃的辽人将士,纷纷叛乱投降后金,剩下坚贞不屈的东江将士,也独木难支。被转移到内地的东江辽民也成了让明朝头疼的变乱来源。
天下安危之大机已经完全倒向了不利于明朝的一面。
而袁崇焕杀害毛文龙是造成这一恶果决定性的因素。
柴峰相信毛文龙骄纵是真的,想独自掌握东江镇大权是真的,但说他投敌那是不现实的。
想到这,柴峰恨不得把袁崇焕从监狱里拉出来踢两脚。你杀毛文龙杀的痛快了,还得老子给你收拾烂摊子,不行,不能让你这么消停。
但愿还来得及,如果东江镇发生了历史上那场内乱,情况就不好收拾了。
幸好最近内阁进行了调整,还没有来得及向东江镇派总兵,也幸好自己刚穿越来时,就让人把自己中意的军事人才召集到京中,其中就有东江镇的刘兴祚、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这也算是一大好消息。
没了这些人,没了朝廷派过去的总兵黄龙,东江镇内部就一时半会闹不起来。
正好有了这封奏折,那还有什么说的,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在奏折上写下了自己的三条批示:“一是给毛文龙平反,追封平虏侯,由其子毛承斗袭爵,世袭罔替。
二是命毛文龙义子毛承禄为东江镇总兵、陈继盛、沈世魁为副总兵。
三是朝廷将重建东江镇,物资装备将优先发放。”
写完后,柴峰对命令身旁的王承恩,把奏折送到内阁。
第二天,五名新任内阁成员和霸州兵备道杨嗣昌、监狱达人袁崇焕、天津巡抚李邦华、刑部员外郎陈新甲等九人走进了养心殿。
他们看着眼前的长方形桌子和桌子旁边的10张椅子,一阵发呆,这是什么情况?
老夫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阵仗呀?
这是干什么的?
是让我们坐的吗?
王承恩看着他们无所适从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暗笑,亏你们还是朝堂大佬呢?
瞧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浑然忘记了皇帝让他安排这些时的懵逼样。
连忙说道:“各位围着桌子坐就可以了,椅子上有大家的名字。”
待大家坐定,柴峰才姗姗来迟,径直坐在了中央的大椅子上,笑了笑说道:“这叫圆桌会议,方便咱们交流,以后内阁会议就采取这种形式。”
这椅子坐着确实舒服,这样开会我能一连开一天一夜没啥问题。
是呀,这样围着桌子交流很亲切,很有氛围。
看着这些朝堂大佬在这里七嘴八舌的说着没有边际的话,柴峰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连忙说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研究研究辽东问题,大家放心的说,言者无罪,即使说的不对,朕也不会揪辫子、扣帽子。”
孙承宗说道:“老臣镇守辽东四年,自问还是对辽东很熟悉,我就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建虏骑兵精良,我军与其野战根本不是对手,只能据城而守;
要想光复失地就得采取堡垒战术,一点一点的向前推进。
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的关宁防线,沿线还修筑了无数个堡垒作为联动。
老臣建议还得一点一点的向前修,向前蚕食。
另外要靠辽人守辽土,辽东是辽人的家乡,他们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保卫自己的家乡,打起仗来往往是悍不畏死,是大明收复辽东的中坚力量和坚定支持者。”
柴峰听了,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孙承宗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孙承宗当年经略辽东时实行的办法,核心就是两点,一是堡垒战术;二是辽人守辽土。
孙承宗调离后他的学生袁承焕进一步发扬光大,取得了宁远大捷,更是在宁远城下炮轰伤了努尔哈赤。
可朝廷财政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要知道天启年间朝廷财政收入不过400万两白银。
内忧外患的明朝,根本就无法支撑起孙承宗通过庞大堡垒群复辽的计划,它成为拖垮大明财政的黑洞。
不想错过《灭亡一百多年后,大周称霸世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