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番外(三)(1/1)
2033年,热核爆发前夕。
汪真材匆忙地从后门进入了教室,今天是他们专业演讲的日子,这关系到毕业。
“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江展袁把包从旁边的椅子上移了开来。
“开玩笑,我要拿毕业证的嘛。”汪真材将笔记本从包里拿了出来,离他上台还有好几个顺位。
“诶,你这几天到底在干嘛,老太婆可是每节课都问我,都快尴尬死了。”
“准备这次演讲和论文咯。”
“还以为你回国找那个梦中情人去了。”
“我还真有这个打算。”
“认真的吗?”江展袁满脸怀疑地问道。
“汪真材,汪真材在吗?”怀特指导象征性地喊了两声,实际上在她看到名字的瞬间,就已经做好了打零分的准备。
“我在呢,怀特老师。”
当汪真材拿着笔记本出现在讲台上时,怀特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作为导师,她不能直接将厌恶之情写在脸上。
“你有十五分钟进行自由演讲,用上你专业的或是课外的知识。”台前的费尔南德斯教授提醒道,他负责给这些学生评定分数。
“吭,各位,我今天要讲的东西,可能跟其他同学的不太一样。”
“真能装啊。”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这样的想法。
“大家应该都有关注近期热门的大气层话题吧,不管泄露的信息是否属实,我们都必须好好审视一下人类现在的处境了。”
“如果末日真的来临,我们该何去何从。答案毫无疑问——太空,这里指的并不是火星或是太阳系里的任意一颗行星,而是遥远的星系之外。当我们有一天不得不离开地球,去寻找一块新的栖息地,那么这颗星球也一定是跟地球极其相似的。我一个朋友称这一观点为孕育型生态特殊性,他认为有可能诞生文明的行星都必须具备生态特殊性,否则将不适合长期生存,他还发表过一篇论文,里面提到类似的行星之间,环境构成存在微小差距,诞生的文明和生态情况都会在这丝毫的差距中无限放大,进而与地球出现巨大差异,当然这是他的猜测,对此我不做任何看法。”
“扯远了,回到太空航行,我们姑且确定一颗10光年外的行星为迁移目标。从宇宙的尺度来看,10光年或许不足挂齿,但对人类而言,这是一段难以企及的距离。在考虑是否能造出一架光速飞船之前,如何将电磁信号以超越光速的形式传输到十光年外,我认为这才是首要的问题。人类的移民并不只是开一艘飞船前往所谓的外星球,信息的无缝对接显然是大前提,如果我们连电磁信号都送不出去,就更别提离开太阳系了。要如何做到低延迟甚至零延迟地在十万光年甚至更远的距离传输信息,光速显然无法达成上述的目标。”
“然而,爱因斯坦相对论告诉我们,光即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这从理论上切断了移民的可能性。量子物理学从问世那天起,人类的未来就已经可以预见了,科学家们研究得越是深刻,看到的真相便越残酷。”
“那么是否有办法突破理论的上限,让光不再是最快的速度,下面是我的猜想——当粒子以一定条件加速时,能够到达“完全光速”,它将比我们熟知的光速快无限倍。当然,在人类视角的宇宙即实物宇宙中,不存在这种速度,因为存在人类物理极限。那么如何到达“完全光速”,1、特定粒子或电磁波必须先加速到接近理论光速。 2、必须存在一定范围内无限引力将粒子抽离实物宇宙,也就是坍缩点。 3、将目标粒子打入坍缩点,再在特定地点设置出口。”
“此猜想的具体构筑和原理,黑洞或核在坍缩到极点后,存在不可观测性。假设一个体积无限接近于0的坍缩点,将一辆卡车丢到坍缩点附近,它如果被完全吸收,那么空间在哪——外宇宙。坍缩点能将物体吸入到人类无法观测和理解的外宇宙,或者说高维空间,此时人类物理极限将不再适用。目标粒子在引力作用下达到理论光速并进入外宇宙,由于外宇宙不具备与实物宇宙平行的时间,目标粒子相对于实物宇宙,将以光速运动,并以0秒钟的时间通过x距离,达成“完全光速”,距离可以是十亿光年也可以是两毫米,取决于平行坍缩点在实物宇宙中的距离。外宇宙中目标粒子在“完全光速”下具备穿出坍缩点的能力,脱离坍缩点的引力极限点后重新恢复到可观测的理论光速,电磁信号同理。”
“以上所有的观点均为猜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完全光速假说”的论坛。”
“结束了?”费尔南德斯教授漫不经心地问道。
“是的。”
“下一位同学。”
……
不想错过《异星漫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