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天作之合(1/2)
晌午,普玄已备好一桌斋饭,有炒山珍、腌野菜,还有自制的豆腐、炊饼,主食是米粥,虽无半点荤腥,也算风味独特。
杨还义和卢小溪已是饿极,吃相属实难看了点,普玄刚坐下还未动筷,“吃斋饭还是要有点规矩嘛,你们这般吃法在别的寺里的早被赶出去了。”
“普玄师傅,你的厨艺太好了,这换谁也忍不了啊。尤其这腌菜和豆腐,简直一绝”,杨还义边吃边狡辩道。
“出家人不打诳语,老僧自出家起就是饭头僧,这百十年的灶台功夫可是够火候的。”普玄略带笑意的说。
“大师,你在这都有一百年了?那岂不是快成神仙了啊。”卢小溪吃惊地看着普玄。
普玄心潮起伏,顿了一下,“神仙自然不是,自靖康二年,二帝被掳,严父赴难,老僧便到此出家,确有百余年了。”
如此长寿之人,卢小溪是闻所未闻,甚是好奇,“大师,这一百多年,都只有你一人在这寺里吗?不孤独吗?”
普玄放下碗筷,煞有介事地说:“这说来话就长了,还义跟我读书的时候还小,许多事也未曾知道,我也许久没与人说过话了,你们若有兴趣,我慢慢讲给你们听。”
杨还义和卢小溪一阵风卷残云过后,已收敛许多,都放下碗筷,作洗耳恭听样。普玄自知年事已高,门下又无弟子,这千年古寺的传承还是须让后人知晓,便娓娓道来。
紫阳寺自大汉孝明皇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原建寺,虽有千年,一直是座靠民间香火供奉的小庙,直到前朝武周时期,受周武大帝隆恩,于阗国高僧实叉难陀座下弟子法明长老入住紫阳寺,紫阳寺得以扩建才发扬光大。
法明长老作为开寺祖师,天资卓绝,潜心修行,自创一套内功心法和绝世武学,冠绝一时,自此到紫阳寺传经修行的僧徒,拜佛祈福的香客纷至沓来。
直至前朝末年,战乱不断,国破家亡,天下苍生流离失所,当时的住持是第七代长老空鉴大师,迫于时局,遣散寺僧,关门避祸。自此以后,紫阳寺再无香火,每代仅收几名守寺弟子,传至普玄已是第十五代。
普玄到紫阳寺时年仅八岁,师傅和两位师兄均年事已高,没几年就相继圆寂西去。
普玄因修为尚浅,未敢私自接任住持,一直以饭头僧修行,虽然有过师傅的指点,也进过藏经阁,经百余年修行,终因天资欠缺,也并未完全参透紫阳寺武学精髓。自己学艺不精,不愿误人子弟,就只收了一名弟子在自己百年后守寺。
二十年前,普玄这唯一弟子下山化缘为歹人所害,普玄下山追查凶手未果,因缘际会却与杨祲祥夫妇相识。
因座下已无弟子,便有意收时年八岁的杨还义为紫阳寺第十六代弟子,但不知何故杨祲祥坚决反对杨还义学武,普玄只得带着杨还义上山每日读书识字,俗家弟子都算不上,自然不算入门。
三年后,杨还义母亲病逝,便回到山下陪着父亲一起守店。因为感激和友情,杨祲祥每个月也都会给普玄送去粮食,二十年从未间断,普玄从此也就再未下山化缘。
普玄讲到这里,看了一眼如今已气宇不凡的杨还义,满是遗憾道,“还义啊,老僧自幼就看你天资不凡,必能成大才,没能收你为徒实为憾事。如今你爹让你带着小溪姑娘来见老僧,是要彻底断了老僧的念想啊。”
“普玄师傅,这跟带小溪来有什么关系吗?我咋不明白呢。”杨还义榆木脑袋不开窍。
“终究是没见过世面的兔崽子,不懂你爹的良苦用心。老僧先问问小溪姑娘吧,小溪姑娘还不曾婚配吧?可否告知老僧你的生辰八字?”
“大师是会算命吗?如今兵荒马乱,家里顾不上安排,我确实还不曾婚配。我双亲很早就去世了,我的生辰还是叔父告诉我的,是嘉定六年八月十六日辰时”卢小溪如实告知。
普玄捋了捋胡子,掐指一算,“如此你的八字便是癸酉年辛酉月丙未日庚辰时,还义的八字是丙寅年己卯月壬寅日庚子日,你们的八字可谓天作之合,乃绝配,唯一的隐忧是日后恐有无妄之灾,能避过此劫便是大吉。”
“大师,你是在算我和还义哥姻缘?咱俩八字还没一撇呢,从何说起啊。”卢小溪不禁脸红起来,心说还义哥朴实单纯,也算仪表堂堂,比之前叔父介绍的那几个公子少爷倒是强多了,若能嫁给他也不算是坏事,现在这世道能在这里避世生活也挺好,就是不知还义哥是何想法。
“就是就是,普玄师父,我这山野村夫怎么能配得上小溪这样大户人家的女子。你别逗我们了。”杨还义也是尴尬地不行,不过心里犯着嘀咕,原来爹留下小溪姑娘还有这层意思啊。
普玄看着二人的样子,笑意吟吟道:“好的姻缘本就可遇不可求,你们能在此遇上也是难得的缘分。看得出,你们二人相处甚欢,甚至互有好感。只是还义你小子不谙世事,不会应小溪姑娘的心思。至于门第之见,只要小溪姑娘没意见,你们二人好事便可成。”
卢小溪脸更红了,“大师,还义哥都没说什么,你倒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巴山孤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