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一章 凉并(1/2)
“既已有贾诩相助,司徒可有计策?”对于贾诩会倒向刘协这边,云汜早有预料。
就算王允不去找贾诩,过几日他云汜也会自己去。
如此底牌,怎有不用之理。
“虽有贾诩,但董贼毕竟手握重兵。以我们如今势力,还得从长计议!”王允摇摇头,虽有了贾诩这个董卓曾经的亲信相助,但实力相差太大,一时间他也没想出切实可行的计策。
“司徒既未想出计策,为何着急寻玄德公来长安?如此岂不打草惊蛇?”云汜皱眉。
本以为王允早有准备,但现在看来王允还有详实的计策,更不用说准备了。
如今董卓对云汜看管颇严,如此局势,就算云汜早有计划,但计划总得有准备时间。
若王允早有准备,自是可以少不少麻烦,但以如今情况,怕是要在董卓眼皮子底下着手准备了。
如此,无疑是大大增加了被董卓发现端倪的可能。
“子归不必着急,虽无具体计策,大致方向还是有的!”见云汜皱眉,王允赶忙道。
“哦?司徒请讲!”
“如今,诛董最大的障碍便是李儒和董卓所握重兵,李儒那边自有贾诩牵制,我们只需想办法分化董卓兵力,诛董之事便大有可为!”
“司徒所言甚是,只是如何分化,司徒可有想法?”云汜点点头,王允所言与自己计策大致相同。
“子归可知,董卓所部来自何处?”
“司徒想法,倒是与在下不谋而合。”听王允如此说,云汜也是放心不少。
显然,王允想法与云汜一样,离间董卓所部,趁机诛董。
“果如贾文和所言,不用说太多子归便可知其深意!”王允笑道。
“贾诩?这计策是他告知司徒?”
“正是!我本想有贾诩与玄德公相助,诛董不在话下。但贾诩说玄德公怕是无法带大军前来,所以还需从长计议。如今子归前来,果如贾诩所言。”
“所以贾诩提议分化董卓所部?”
“正是!”
“他还给你说过这次来的会是我?”
“这倒没有!他只是说玄德公此次大概是来不了。来不不是你云子归,便是那荀公达。他说你二人不论谁来,都能猜到话中真意。”
“这贾文和,一如既往的爱揣测人心!”云汜摇摇头。
“不知子归与贾诩,是何时认识?”王允好奇道。
“之前大谷关,交过手!”云汜答道,至于贾诩暗中帮助他们之事,云汜自不会说与王允。
“原来如此!”王允恍然“那之后,子归有何打算?”
“自是依照计策,离间董卓部将。”
董卓是西凉人,他这一生大多数时光也都在西凉度过,所以按理说,他的部将大多都是凉州人士。
这话也不错,之前董卓所部尽皆西凉军士,但在董卓入洛后这情况发生了变化。
要知道,董卓刚入洛时只有三千兵马。
以这三千兵马想要彻底控制洛阳显然不大可能,所以董卓在刚到洛阳时每日派同一批人出城再入城,以此迷惑他人,以为董卓所部颇重,不敢有异心。
董卓入京之后,并没有邀功,而是主动撤兵到洛阳西郊的显阳苑,不过他仍被加封为司空。
如果在这时,袁绍对董卓下手,他是完全有能力扑灭董卓这个星星之火的,但自视清高的袁绍,认为自己都能将何进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怎么还对付不了一个董卓。
再说,他认为董卓也不会有多大的野心。当时,与董卓同入京的勤王军队,不只董卓一人,还有丁原以及鲍信,这二人是与袁绍一行的。
当时的鲍信就曾提醒袁绍,要他提防董卓,并建议趁董卓行军疲惫之际,一举将其拿下,免得夜长梦多。
但袁绍认为董卓既没实力也没野心,也就没有在意。
袁绍的失策,就是董卓的机会。
董卓的凉州旧部约有两万余人,先前抵达了三千人,后来全都来了。
但是如果仅两万多人马,董卓即便有野心,也不敢怎么样,也只能想想算了。
但丁原给了董卓机会,丁原的部下,叛变了!
丁原,名原,字建阳,早年在南县担任县吏。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地方时有民变发生。丁原不畏生死冲锋在前,在平息民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中平五年(188年),出任骑都尉,屯兵于河内郡。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欲铲除宦官势力,密诏丁原、董卓等人率军入京。
为师出有名,何进命时任武猛都尉的丁原派遣千余名士兵,伪装成贼人在河内郡聚众作乱。
他们自称“黑山伯”,火烧孟津。根据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的记载,何进为迫使董太后同意诛杀宦官赵忠等人,指使丁原及其部下先后在平阴、河津纵火行凶,烧毁河津幕府及多间民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