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健全心理安全服务体系(3/3)
题的,但是有一些学生,因其自身的性格问题,或者家庭教育问题,导致他自身的心理不健康,可能偶尔的一些话、或开玩笑的言论就引发了心理应激事件。在这样的一个事件里面,我们也需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都是基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讨论的。我们在处理心理安全问题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本着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比如针对老师的问题纠正也需要人性化,此外还可以考虑给这个老师安排一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这个老师逐渐去改变他的一些教学风格和性格问题。
另一个方面,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更明确的标准:什么样的方式是真正对于学生有帮助的?需要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达成一个关于教育理念的共识。这个共识,正是心理安全概念它所要界定的部分。
制定标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基于心理安全的概念去分析,什么样的环境及行为是不安全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安全的,要尽可能的分析其中的因果关联。这样,当出现了心理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及时解决问题并做好善后工作,同时不断完善从而达到更好的防范作用。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键盘侠”骂战的情况,许多网友因为意见不同,相互对立开撕谩骂,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容易引发一些人的心理问题,我之前就听说过有一些网友,在这种相互撕扯、强烈言语对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乃至于精神问题。
我们对于网络上的言论也要进行规范,也就是说,如果别人说了让我们特别难受的话,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合理的回应;同时,我们自身的行为和言论,不会反过来侵犯对方的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将会营造一个更加理性、平和的社会舆论大环境。
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最后,留下一些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我们需要 针对一些不同的场景,去描述出一些明显会破坏心理安全的言论和行为,这个行为的描述,本身是一个专业的问题。
此外, 我们也需要有专门的心理安全员,深入基层,然后,能够对基层的一些心理安全的问题,及时发现 并引导,对当事人给予心理方面的支持。
同时,心理安全的标准如何制定,相关的专业人员如何培养,在维护心理安全的过程中间,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分别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心理安全方面的问题和事故应该如何解决,如何调节,都是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
无论在哪个时代场景下,心理问题都非常重要,因为痛苦与快乐都是由人心去体验的。大众都能够重视心理安全的时候,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对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更加体谅彼此的心,爱护彼此的心。
以上附录摘录自网络心理安全教育文献。
不想错过《生命永恒之西沙拯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