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画影图像慰女情(1/2)
黛玉和道长放生了锦鲤,净过手后,仍回碧槐堂吃茶。
黛玉问道:“道长,不知要扫的塔在何处?
离这里远吗?”
道长告诉黛玉,这片山地分为南麓和北麓。
南北景色迥异。
上次赏荷的庄园是在山南麓,那边背山面湖。
湖面宽广,遍植荷花菱角,适宜欣赏湖光水色,赏荷纳凉。
现在所在是山的北边。
山势南高北低,引湖水而来,形成众多小的瀑布、山泉、溪流。
山上遍植芭蕉、修竹、古槐、苍松…
还有几座小桥,一尊小塔,幽深静谧,山色宜人,适宜静修。
道长说:“明天我陪姑娘去扫塔。
那座塔在半山腰,我们坐藤椅过去。
那边早就派人收拾妥当。
姑娘放心上香洒扫即可。”
黛玉听他这样说便放下心来。
她留意观察:从外表看,证若道长有些任性放诞;但细琢磨,他做事很踏实妥帖,常常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
谁料想第二天一早起来,空中飘着零星小雨。
远看如雾如烟,一片雨汽涳濛;
细看牛毛密织,在外面待一会儿身上就被淋湿了。
黛玉心里焦急,紫鹃扶着她来到碧槐堂前。
道长恰好迎出来。
黛玉说:“道长,今天天气阴雨,路上泥泞湿滑。
是不是不能去扫塔了?
岂不是又要耽搁时间?”
道长看黛玉神色焦急,又抬头看了看天,笑着说:“林姑娘稍安勿躁。
我刚才烧了黄表纸,正要向天祷告,让天官赶紧收了这云雨,莫要耽误姑娘行程!”
林姑娘且看我做法!”
他说的话黛玉是一个字都不信,倒要看他如何处置。
道长向她挥挥手,黛玉和紫鹃往旁边站了站。
道长旁边候着的几位道童,有的抱着玉麈拂尘,有的抱着白玉灵芝如意等法器。
他向后一伸手,一个道童递上来一柄桃木剑。
接过剑后,道长向天挥舞桃剑,脚下走着八字步,口中念念有词:
“香随銮扇远,日映赭袍明。
闻道彤廷森宝仗,六龙扶辇下青冥。
清风逐雨驱云,满城喜气氤氲。
只知天意好,今日日华明!”
然后煞有介事地结手印,收剑。
黛玉看他装模作样地,想笑又不敢笑。
他跟黛玉说:“林姑娘,稍待片刻,天庭收到我的表词,很快就会雨过天晴。”
黛玉将信将疑地进入堂内等待。
果然少顷,雨住云收,天空晴明,阳光明媚,竟然不像下过雨的样子。
黛玉欢喜地看着洒在堂前的点点光斑说:“哎呀,我不信。
这究竟是个什么道理!”
道长也笑了,“林姑娘一首深闺中娇养,不曾到过这乡野山林,不明白这山中的气候。”
黛玉歪着头说:“你倒是跟我说说,我也不白来这一回。”
道长不忍心再逗她就一五一十地说了,
“这山中有溪流瀑布,芭蕉竹林,盛夏水汽充盈。
清早山岚雾气很重,就像下雨一样。
稍待一会儿等雾气散去就晴空万里了。”
黛玉说:“难怪书上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些事情不经历一番是不能明白的!”
两个人说着话,有人来回话说藤椅准备好了。
前面探路的人说路上雾气都收了,问什么时候走。
道长说:“林姑娘,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我们走吧!”
黛玉点点头,跟着出了门。
外面两顶藤竹编的轿子在等着。
前面一顶藤椅有靠背,扶手,没有顶盖和幔帐。
后面一顶有顶盖和粉色纱帐,黛玉就知道是自己的。
道长看黛玉坐稳,自己上了前面一顶藤椅。
路途并不遥远,出了大院往后山走。
路上都是青条石板路。
路边溪水潺潺,竹木森森。
走到半山腰,地势平坦起来。
轿子抬到一个小院前平稳落地。
黛玉走下来一看,眼前一亮。
小院有半人高的围墙,墙外遍植芭蕉。
围墙都由水草玛瑙磨成的卵石砌成,
仿佛墙上长着斑斑点点的苔藓。
黛玉笑着说:“恰似苔痕上阶绿!”
道长说:“我猜姑娘能喜欢这里。
看这座小塔如何!”
黛玉抬眼望去,好一座玲珑琉璃塔!
这座塔不是太高,不过三层,却有七层塔檐,最顶上是三层。
最上层和最下层檐均为黄色琉璃瓦覆盖,其余都是蓝色琉璃瓦覆盖。
塔身满嵌浅碧色琉璃砖。
整座塔纤细精巧,雕刻细致精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平行世界:为欢几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