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要骗也只能被朕骗(1/2)
养心殿暖阁通往大殿的门已经关闭,暖阁里的其他人等都已退出,如今整个房间只有康熙和太子两人。
“从秦朝商鞅变法以来,历朝历代皆以粮为本。如今一千多年了,是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了。”康熙注视着太子胤礽黑漆漆的眸子,真切地对太子说道:“还记得朕说过的开源务本吗?”
太子急忙点头道:“儿臣记得,是要以开源为中心,不忘满洲根本,不亏待满洲旗人。”
“我们是满人,汉人的本是农民和粮食,我们的本是兵马和金银。有了金银,才能不亏待满洲旗人;练好了兵马,才能不忘记满洲根本。”康熙语重心长的对太子说道。
太子郑重道:“儿臣铭记在心。”上次和康熙这样走心的私密谈话,还是在夏天,那时开源务本楼还叫烟波致爽斋。如今不过短短半年,却沧海桑田,恍如隔世。
“朕知道,最近你那些兄弟上蹿下跳,闹得很凶。但就拿老八来说,他和老九他们兄弟几个,走南闯北,赚得再多,只要朕现在一声令下,只要你日后一声令下,都要乖乖奉上。”
胤礽从承德狩猎归来后,就一直觉得这个太子的位置摇摇欲坠,如今终于被康熙在心理上扶了一把。而且不是一小把,是一大把。
康熙接着忽悠:“不要被张廷玉他们这些儒家大臣迷惑,商人没什么可怕的。他们就像放牧在草原上的牛羊,你大可松开缰绳,任他们去寻草吃。只要鞭子在你手里,刀在你手里,他们吃得再肥也都会是你的财产。唐代刘秩这样评价过君主待商人之道:故与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康熙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勉励道:“既然生杀予夺皆在人主之手,就更要有胸怀和气魄。”
胤礽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关于如何做君主,他从出生就是太子了,自然从小就开始学习。唐代李世民的《帝范》、宋代范祖禹的《帝学》、明代张居正的《帝鉴》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些储君专用教材,他都认真研读过。观政、监国的时候,康熙也会教导他一些用人之道、为政之道,可都没有今天说得如此直白露骨,直击人心。
暖阁里,地龙的火烧得满屋暖融融的,大门一关,更加温暖。太子觉得自己浑身由内而外都是热的,外面数九隆冬,自己却好像回到了春天。这一大碗鸡汤灌下去,太子近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下了。
他惭愧的低下了头:“儿臣近来是有些急躁焦虑,神思不属。”
康熙笑道:“你这神思不属,可耽误了不少事情。老四和老十三已经很久没去毓庆宫了吧?怎么好好的,兄弟间就疏远了呢?你既是他们的主子,也是他们的哥哥,于情于理,都要有容人之量,弟弟们想差了,走歪了,要把他们带回来,而不是任由他们越走越远。”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朕可不希望在你们兄弟身上上演。况且以后老四手里的官儿,老十三手里的兵,对你都有大用。不可因小失大,自断臂膀?”
“有些人觉得朕给这些阿哥们封爵、放权,就是隐含着对太子的不满、对太子的失望。浅薄至极!他们不知道,朕也不会让他们知道。权力是给了你的兄弟们,可牵着这些兄弟们的绳子却留给了太子你。就让你的这些兄弟们像草原上的牛羊一样去自寻草料,发展壮大吧。”
“普通人家,老子给儿子留些金银田产;朕留给你的遗产,就是你的这些兄弟们。”
“皇阿玛……”太子胤礽哽咽难言。虽然康熙没说能牵绊住那些阿哥们的绳子是什么,可他觉得既然康熙已经提了,肯定是有的,只是现在还不方便交到自己手里。想到这里,太子突然觉得底气更足了。
“好孩子。”康熙从炕上走下来,按住想要起身的太子,抚着他的肩膀道:“你皇祖母的遗言朕还记得,你只要不负国家,不负朕,谁也动不了你。你只要不退,后路朕都帮你想着呢。”
太子更感动了,再多怨望和委屈,也抵不过老父亲真假参半的深情表白。更何况这个老父亲还是他一直仰望和崇敬的对象。
胤礽眼里不知不觉噙满了泪,嗫懦着刚要说话,被康熙抬手止住了。见好就收,点到为止,才最能让人念念不忘。这是康熙上辈子出于好奇,认真研读pua文学后的一点点小心得。
康熙打完感情牌,立刻收回演技,开始说正事:“其实方才张廷玉所言,也不能一笑视之。确实是代表了很多朝臣和读书人的看法。”
“今天这重农抑商之论倒是提醒了朕,有些事情,不在于权力,不在于利益,而在于人心。可人心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不会轻易说出来。还是要想办法把他们的心里话勾出来。比如今日,如果朕不透露出重商之意,以张廷玉为官之谨慎,是断不会直接进谏的。”
“与其让他们隐而不发,然后在实际执行中给你添乱使绊子,不如干脆给他们个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把所有事情都摆到台面上来。”
康熙从案上拿起一本书,递给胤礽,正是他最近一直在看的《盐铁论》。
西汉武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搅浑大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