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有问题就要拿出来讨论(1/2)
康熙把《盐铁论》递给胤礽,道:“这本书你也读过。朕欲效仿西汉盐铁会议,召集全国各地富商巨贾与儒生辩论‘重农抑商’之政。这是大事,但朕不参与,满朝官员也不参与,以免权势压人,让商贾和儒生不敢说话。”
“此前改革之事,其他阿哥把你顶在前面,让你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朕给你个机会,让你来主持这个讨论。借着这个机会,你也好好的听一听,学一学。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不同位置上,他们会如何说话。”
“这是明事理、聚人心的好事,是名留青史的大事。如果第一次办得好,以后还可以不断办下去。会议辩论的题目也不拘于农商之政,可以是心学理学之争、汉学西学之争、乃至于华夷之争,都可以拿出来辩论。”
“如今我大清国力远超前朝。武备之事,所向披靡。但文教之事,总是不如人意。朕年轻时,为了笼络江南士人,曾开博学鸿儒科。可那些硕儒心存偏见,有的死不从命,有的装病不来,有的故意不缴卷,有的存心把诗写错韵。”
“只要这个讨论办得好,朕不信这些硕儒还能继续安稳地躲在在深山里不出来。他们可以不忠心于我大清,但不能不忠心于自己的学问思想。”
“堵不如输,与其用文字狱砍他们的头,不如用大讨论来得他们的心。”康熙越说越激动,使劲的拍了太子一下:“你敢不敢接下这个重任?”
太子被拍的一激灵,随即慨然应道:“儿臣领命!”
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康熙感慨自己忽悠的本领真是越来越纯熟了。不过忽悠毕竟是忽悠,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如果有朝一日胤礽真的坐在皇位上,就会立刻发现,康熙有多坑人。
因为在封建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清朝,权力弥漫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商业只不过是皇权对整个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环。君主权力既是全社会的核心价值,更是全社会的最高利益。只要皇帝愿意,可以控制国家上游产业、垄断顶层市场、干预民间市场,将整个社会的财富搜刮一空。
从汉武帝的算缗告缗、唐德宗的宫市、明万历的税监、清咸丰的厘金,皇帝想要聚敛财富,何须重商?反而是越想要聚敛财富,越要贬低商人的地位,抑制商人的发展,然后发展各种形式的官商皇商。
其实张廷玉的话才是真正有利于皇帝的。因为每一条禁令的取消,每一个市场的放开,都意味着君主权力的退让。对于封建君主而言,藏富于民只是迫不得已,藏富于国才是理所应当。
太子内心滚烫的走出养心殿,被外面呼啸的西北风一吹,逐渐冷静下来。他仔细盘算着如今手头的工作,需要他处理的公务堆积如山,改革的事情好多都扣到他头上,打着他的旗号,要他出面调和、出力推进。没了老四和老十三,自己整日忙得连轴转,办出来的事情却总是差强人意。
想起康熙刚刚的叮嘱,太子决定,放下礼义廉耻,拥抱核心利益。只要对自己有用,还管什么面子不面子,要亲自去找老四、老十三缓和关系。
他说干就干,回到毓庆宫,就让何柱安排,也不摆排场,轻车简从,出了宫门,直趋雍王府。
一路上雪花零零散散的飘落下来,又下起雪来。
太子冒雪前来,在王府前刚下轿,便见西边又来一乘金顶绿呢大轿在门前落下,闪眼看时,却是老三胤祉呵着腰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若是平时,太子少不得要端正的受他个全礼,摆摆架子。如今得了康熙的指点,自己再看这些兄弟,就跟看待宰的羔羊一样,对羔羊摆什么架子。心结一解,礼贤下士谁不会啊,太子的贤德程度立刻直追老八。
太子笑着打招呼道:“原来是老三啊!我还想着约了老四一同去找你,看看你又买了什么珍版书,不想你也来了。”
“是太子爷!”老三一怔,忙上前请安,笑道:“我还想着约老四去毓庆宫请安呢!都想到一处了。”
两人正虚情假意的客套着,高福早迎了出来,磕头请安笑道:“门上说有客,哪成想是太子爷和三爷!我这就进去禀四爷开中门来迎!”
太子含笑摆摆手,道:“不用摆这些虚礼,我今天是乘兴而来,只论私情,不论公务。”
老三不知道太子今天这份热络从何而来,他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对太子说:“这四弟的府上,我最近倒是常来。我给太子爷引路。”随口问高福:“你主子在东院书房?”
“在万福堂。”高福忙赔笑道。
老三点点头,和太子一起进了雍王府。
一路踏雪走进万福堂,老四和老十三正在闲谈。
老四一抬头看到太子和老三,不禁吃了一惊:“呀,太子爷和三哥几时来了?”随后对下人申斥道:“怎么没人来禀告!”
“关起门来是兄弟,我来看弟弟,哪有那么多规矩。”太子胤礽摆手说道。几人落座,下人奉上热茶。
太子的不请自来,打断了所有人的计划。老三和老十三看向老四胤禛,等这位主人先发言。老四正端着茶,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搅浑大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