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4章 为天下定规矩(2/3)
看,确认齐王身死。
第六日,秦王病愈,与太子同为庶人李元吉发丧,善待齐王府上下。
第七日,汉王李昭奏请以“九众朝议”为常例,唐皇签订《狴犴律》,大唐立宪自此而始……
-----------------
五年后,魏兴、石冲、刘纹于长安相会。
这些年先是平定天下,紧接着大唐立宪后便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变革。
三人身处时代洪流,又是昔日自汉中道行台挑拣出来的官员,在屯田一事中表现亮眼,后面又屡有政绩,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各有擢升。
这几年,三人天南海北分遣各地,还是第一次汇聚在一起。昔日种种早已没了芥蒂,只剩下旧日情谊。
在长安东市寻了处波斯酒馆,着露着肚脐的胡姬填上葡萄酿,刘纹当先献酒、另两人酢酒,本就是旧日友人,自不再兴什么酬酒的说道。
几杯酒水下肚,天涯共此豪情。三人哈哈大笑,各自叙旧起来。
刘纹当先自己介绍道:“夏王献地后,我是被魏王(李密)举荐、吏部酌定去了河北。
“这些年先任沧州录事参军,随后升司马,本以为要按部就班升别州长史一职,却不想一纸调令,竟是命我回长安到上御史台任记事一职。”
魏兴、石冲闻言都是惊喜,上御史台可是金贵衙门,这些年权柄极重。近几年科举重开,能入上御史台作记事的可都是二榜进士的头几名!
刘纹能从沧州地方官直入中央上御史台,可谓“高就”了。
三人同过生死,自没有太多芥蒂,魏兴玩笑似的道了声“羡慕”。
刘纹矜持一笑,摆手道:“这记事可不是什么要害职位,更多是协助上御史大夫组织、主持、记录会议而已。
“而今,这上下两道御史台,各有记事十余人,我不过其中之一,不值一提。”
说着不值一提,可刘纹嘴角的笑容任谁也不会忽略。
石冲此时正吃了口菜肴,似是自高昌而来的驼峰,他有些受不得这股味道,拿酒水压了压,随后看着刘纹狡黠一笑,道:“而今,上御史大夫便是魏王吧?”
刘纹点点头,恭敬道:“确是如此,御史大夫每四年一轮选,最多可任两届。
“去年刚刚选毕,魏王是三票之差险胜了夏王,替换了江夏王李道宗任了上御史大夫。也正因如此,我才有机会被擢入上御史台。”
石冲抿抿嘴,眼中戏谑愈发浓郁起来,他用筷子敲了敲碗沿,道:“子章兄,可知我在何处任职?”
刘纹回忆道:“记得我去荆襄之时,仁兄已在益州交子衙门任了分柜长一职,主管绵竹交子发行。其后如何?”
一旁魏兴忍不住,插嘴笑道:“哈哈,子章兄还不知?这石砺锋已去了下御史台任了记事长!”
刘纹登时惊喜,连忙献酒道:“仁兄早先莫不是要看我出丑?已贵为记事长,何故容我这般显摆?”
石冲摆手笑道:“子章兄莫要夸张,谁人不知这下御史台要看你们上御史台之脸色行事?
“我不过是因隋时进士,资历足够这才添任了记事长。这审议财政、监督尚书省、倡议法案等等职事,还不得上御史台核准?今后还得子章兄高抬贵手才是。”
两人一阵打闹。
说到这,石冲忽又打趣道:“子章兄可知,德昌兄现在何处高就?”
刘纹看了看一旁的魏兴,复又回忆道:“当日离别时,德昌兄已是随马周侍郎去了洛阳,其后种种还真不清楚,别卖关子,速速讲来!”
石冲笑道:“你我这上下御史台审议、核准,却也得魏兴兄这里签署执行才算……”
“天策府!?”刘纹登时惊愕,没想到当日出身最低的魏兴,此时竟已到了天策府任官。
谁不清楚,自大唐立宪以来,天策府已是宪法锚定的国家领导机构。天策上将秉国执政,代天巡狩。
皇帝只作为虚君,垂拱而治,倒应了儒家学派近千年的治世理想。只是新君倒也没彻底放弃干政,最近的精力多在下议院发展帝党,只可惜成效有限。
那天策府内阁十八学士闻名遐迩,全都加了知政事的职衔。
在此任职,未来岂不是平步青云?
魏兴连忙摆手,大摇其头道:“莫听砺锋胡言乱语,现在任职不过内阁廊下行走,算不得什么高位。
“再者,即便是天策上将也不得随意乱了宪政,可莫要胡说,为我招灾。”
“大唐就不兴因言获罪,德昌兄才是胡说!”
刘纹拍案笑骂道:“德昌兄,得了便宜莫要卖乖。这内阁比昔日宰相如何?你为廊下行走,他日必得平步青云。苟富贵,莫相忘啊!
“来,为德昌兄再饮一杯。”
三位昔日好友相逢俱都欢喜,嬉笑着又是痛饮一杯,脸色已泛起阵阵酡红。
酒馆内,龟兹乐开始奏响,已有胡姬跳起了长安时下最为流行的胡旋舞,引得旁的酒客阵阵喝彩。
叙过旧事,三人话题不免转到了汉王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隋崩,我为天下定规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