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三章 嫡母(1/2)
好书推荐:
司马炽知道蔡克说的武帝故皇后是谁。
晋武帝共有两任皇后。 原配皇后名为杨艳,出于弘农杨氏。 杨艳父母早逝,养在舅家天水赵氏。有善相者曰,当极贵。欲篡魏的司马昭闻之,便为世子司马炎聘为妻。 起初,杨艳备受宠幸,生有三子三女。三子在武帝二十六子中,排行前三。可见其独宠。 三子分别是毗陵悼王司马轨、晋惠帝司马衷、秦献王司马柬。长子司马轨早夭,次子司马衷九岁时,被立为太子。 因司马衷才能问题,武帝考虑过另立太子。杨艳劝阻。并插手立贾南风为太子妃。拉拢朝臣。 时,又有齐王司马攸被朝臣所重,武帝虑其争位,故不敢轻易更立太子。 直至皇太孙司马遹出生,武帝因好太孙之故,不再考虑更换太子。后来又逼迫齐王就国,齐王忧愤而死。 泰始十年(274),武帝皇后杨艳病逝,时年三十七岁。葬于峻阳陵,谥号武元皇后。 杨艳善妒,而武帝好色。杨艳病时,武帝宠幸胡夫人芳。 杨艳害怕武帝在其死后,立胡氏为后,忧虑太子之位不稳。于是,临终遗言,让武帝续娶叔父杨骏之女。 武帝忆及往日深情,流泪答应。 于是,武帝第二任皇后,也出于弘农杨氏,名为杨芷。 杨芷生有一子,但早夭,此后再无所出。故视太子为己出。 太子妃贾南风善妒,杀东宫怀孕女子。武帝欲废之,杨芷劝阻。 杨芷事后严厉告诫贾南风,不要再犯,小心被废。 贾南风以为是杨芷在武帝身边构陷她,说她坏话,于是自此结怨,怀恨杨芷。 杨芷之父杨骏,无才干,无名望,同时无子,没有篡位的可能。 所以,武帝重用杨骏,用外戚来平衡朝堂权力,压制宗室和朝臣。 武帝病重,以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为辅政大臣,辅佐太子。 武帝死,惠帝登基第二年(291),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诬陷杨骏谋反,率诸王将杨骏满门诛杀。 其时,贾南风将太后杨芷送到永宁宫,又特赦太后之母庞氏,也送于此宫。不久,便诬陷杨芷通过其母与杨骏合谋谋反。 杨芷随即被废为庶人,幽于金墉城。又当面处死庞氏。杨芷跪地求饶过其母,贾南风无动于衷。 在金墉城,贾南风撤掉内侍和宫人,不给杨芷食物。八天后,杨芷饿死。时年三十四岁。 贾南风以杨芷死后诉冤武帝,便覆其面而殡,又在棺木贴上镇邪的符书。 等到贾南风被诛杀,一些冤屈得到释放。但杨芷的死,一直未有人过问。 司马炽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前因后果。陷入沉思。 杨芷贵为武帝皇后,为何无人平冤,其根源还在其父杨骏身上。 当时诛杀杨骏的宗王、大臣,都是受益者。谁会为杨芷翻案? 就连司马越,也是因为参与诛杀杨骏,功封东海王。 蔡克在旁静静等待着。 若行臧否,当先以最尊贵者! 武帝皇后,惠帝和新帝嫡母,论尊贵,谁能比得上这个身份? 论其冤,谁能比得上这个冤?天下皆知。 更何况,以孝治国,今嫡母含冤,新帝不问,何能正己身?何以让人相信汝行臧否? 蔡克期待新君的最终决断。 司马炽并没有考虑太久。其中枝节,他已经理得很清楚。 他也没料到这件事,竟像回旋镖打到了自己身上。 但此时,已经不能退缩。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若行臧否,杨芷之事,躲不掉。 自己不主动挑破,后续也免不了有其他人提出,到时很难说,不会使自己更被动。 此时,司马炽不禁想到了明朝发生的大礼议事件。 两者虽不是一个性质,但借助这次风波,自己能得到多大利益,就在自己操作了。 嘉靖是怎么操作的? 回过神来,司马炽朝蔡克说道,“此事,蔡君明日上表罢!” “诺!” 蔡克脸现激动之色,高声应诺。 待蔡克告退,司马炽随即将一干心腹全部唤来。 他把事情说给众人之后,朝缪胤、高韬、祖逖吩咐道,“近日全军上下,多加防备。宫禁多安排心腹之人,加派人手。以防不测!” 众人闻言,面色皆因之一凛。 三人赶紧应诺。 司马炽又向缪播说道,“宣则,汝与蔡子尼一起负责此事。” 他沉吟了一下,“选几个重臣,冤屈的,先办理,作为榜样!” 缪播闻言,思考了会儿,才皱眉道,“乐令如何?” 此言一出,司马炽也有些皱眉。 其实细细搜寻,王乱时,真正含冤而死的重臣并不多。 乐广的级别,说实在的,并不够重量级,冤屈也不算太大。毕竟不是长沙王亲手所杀,而是自己忧卒。 司马炽还是点了点头。随即想到一人,又说道,“卫太保如何?” 缪播闻言,看向司马炽,不解其意。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晋末太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