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七章 吴士(1/2)
好书推荐:
司马炽亲自出面,效果终于好了些。但还是有限。
而且收到这天报名的名单,他也不禁皱眉。 多是寒门士人出身。连州郡地方豪门都不是。不过想想时间,地方上应该还没有得到消息。 司马炽忍不住有点唏嘘,自己是不是太急了? 他搞出这点,会不会让那些人认为是对九品的革新? 不过他转念一想,应该不至于。 九品制度运行至今,近九十年,底蕴已经形成。不过,也还没有达到东晋那种,被垄断,彻底沦为世家工具的程度。武帝以来,出身寒微的高官依旧比比皆是。 但至少已成为世家大族手里的保底。只要不去动九品,取消九品,不会让大族们抱成一团,引发过多反弹。 而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多些选官途径,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满意。哪怕后世科举制霸,还有荫官、赠官、捐官等等各式复杂的途径。 就像九品推出后,原本冷寂的察举制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又吃香起来一样。 因为九品的适用范围太广了,所造成的内卷很可怕。只要这个门第被评了品级,整个家族就有了做官的理论可能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察举秀才孝廉一年才那么几个人。 做官就是这样,位置是有限的。你做了,我就没得做。人数太多了不好,人数太少了也不好。前者如九品,后者如察举。 所以,察举到了后汉,就虚假成风,于是有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所以,九品到了东晋,也有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都向着垄断进阶。 对于考核,其实也不是司马炽从后世照搬。而是前面已有先例。 后汉顺帝时,对察举制度推出了改革,叫做“阳嘉新制”,就增加了考试考核的标准。 至于为什么很少人报名?司马炽认同傅宣所说的顾虑。 不愿意踏足他与司马越之间的争权夺利。 随着他推出追赠平反这个操作,不光明眼人,哪怕后知后觉者也都看明白,皇帝不是木偶,有亲政的念头。哪怕没这個念头,只要不是木偶,有自己想法,就免不了会与太傅产生摩擦。 司马炽心中猜测,恐怕现在很多家族都在评估,他与司马越之间的摩擦,到底会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这个程度,来筹划参与多深。 想通了这些,司马炽不再着急。 他本以为追赠平反能让一些家族对他产生好感,所以借机再搞这个操作,收拢一波人才。 看来,有点小失算了。 权力,看来还是别谈感情。 不过不要紧。他搞这个,还有其他的目的。就是西州士人。 不过他也有些担忧。后续西州士人报名太多,说不定会引发地域之争。 然而,他再看看时间。已经进入四月。 这些马上都会是小事! 果不其然,想什么就来什么。 次日,司马炽再将选才一事,加了把火。 考核日期定下。一个半月的报名时间,两个月后准时考核。也就是六月初十。 这个时间,就无形筛掉了很多人。有利于大族豪族。 然后,司马炽就收到了刘舆回京的消息。 刘舆不光自己从江南回来,还带来了顾荣、纪瞻、周玘、陆玩四人。 这让司马炽很惊讶。别人他不记得,但他记得历史上,周玘是没到过洛阳的。 他转念想到刘舆。恐怕周玘他们是不敢不跟着一起来。 既然来了,他也不客气,自然要召见。 但不等他先召见,顾荣四人的上表,就已摆在面前。 内容不用多赘述,只是“微末小功,不孚陛下赐官重任”等自谦感恩那一套。只是,周玘和陆玩的文书,多了些别的内容。 周玘提及了父亲周处一事。陆玩则透露出要为二陆平反的意思。 司马炽本来想缓两日再召见。见此,便顺势传诏,让四人入宫。 四人中,陆玩年岁最小,尚不到而立。顾荣年岁最长,声望也最重。 四人入了东堂。司马炽请四人入座。 只观察四人样貌仪态,就大致能分辨出。最长的顾荣和陆玩都是儒雅风,宽袍长袖,形态举止都如现今的名士。 另两人与他们区别就很大,两人都只比顾荣稍小。 一个个子不高,但面容刚毅,一双虎目,很有神韵。脸上岁月刻痕也多,有一丝煞气在身上。 一个身材中等,但保养的极好,稍显富态。面容沉静,不像顾荣那种脸上时常含笑的习惯。 前者,便是周玘。后者是纪瞻。 司马炽在默默观察四人,四人也各自在观察新君。四人心中,各有各的复杂想法。 司马炽没有猜错,四人来洛,并不是那么情愿。 王弥之乱,至今尚未压下。反而在窜至徐州,有荼毒徐州之势。 四人临近徐州,自然知道战事。前番王乱,顾荣仍心有余悸。他们本来商量了要在徐州做一下逗留,稍等下形势发展。 但不料刘舆随即也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晋末太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