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九章 生民如草芥,苍生同苍狗(1/3)
颜裕民一脸疲惫,这一刻,他懊悔不已。若是提前坦白自己并非扶风郡王,或许情况会简单许多。然而,看到刘广济眼中那期待的目光,他又不忍心伤害这个可怜之人。刘广济家破人亡,背负二十年的不白之冤,他的希望全寄托在颜裕民身上。可是,颜裕民清楚地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帮助刘广济。若是实话实说,会带给刘广济深深的绝望。况且,刘广济已经叛出黑风寨,无家可归,即便冤屈得以昭雪,在这黑暗的社会中,又有什么意义?
颜裕民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他不得不权衡利弊。对他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安抚刘广济,让他不至于绝望,却又不能给他虚无缥缈的希望。思索良久,他决定婉转地让刘广济打消平反冤屈的念头。
“刘兄,你自小读书为何?”颜裕民收起,摆出一副正经模样。
刘广济被此一问,沉思片刻,然后徐徐开口:“自我少年时,便梦思高远,志向飞扬于书卷之间。夙愿,能执志于朝堂之上,净一方风气,拨乱反正。”想着自己自小胸怀远大,无奈朝堂昏聩,便更加刻苦读书,终觉有朝一日能立于朝堂,以正清廉。
“那刘兄,你认为当今天下,时局如何?”颜裕民继续问道。
“当今朝堂奸佞当道,宦官擅权,外戚扰政,朝野动荡,百姓饱受磨难,饥馑贫困,赋税繁重,盗贼横行,天灾频发,民不聊生。对外虽有戎马相争,但尚未有大的战祸,国势尚属平稳。然而如此不平,难以维系社稷之安。黑风寨的弟兄,多受赋税压迫,土地被剥夺,不得已而上山为寇。”刘广济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时局的清晰认知,虽落草为寇但心系国家。
“如此时局,刘兄平反冤案后除了洗刷家族冤屈外,还能如何?”颜裕民看得出此刻刘广济想要反驳于他,因为在他看来家族的名誉比自己生命重要,但颜裕民没给他说话机会:“你自幼读圣贤书,可知何为天下?”
刘广济不知道颜裕民突然说这是什么意思,于是摇摇头。
“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如今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的冤屈是冤屈,但他们的冤屈谁来伸张。你即便洗刷了家族的冤屈,他们难道能够活过来?先生自幼饱读圣贤书,看天下苍生疾苦岂能袖手旁观?若家族名誉可以抚平众生疾苦,那又何需顾虑?身为士人,更当以天下为念,顾及苍生,而非私欲一人。若天下百姓的冤屈能够得到伸张,那么先生的家族冤屈自然能得到伸张。甘心为天下谋福利,立于天地间,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颜裕民信口胡说,满口仁义道德,但他心里可清楚这些劝解别人的话都是放屁。人都是自私的,如果自己的正义都得不了伸张,那真的是枉为人。他不清楚对方会不会给自己一拳,但自己也是没有办法,总不可能直接说自己不帮他吧。
这番话虽然是颜裕民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角度胡说的,但刘广济却对颜裕民的话感到震惊,他从未有人说过这种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的问题,此时深刻地触动到他的内心。他的思绪在颜裕民的言辞中翻滚,仿佛突然间看到了另一番天地,他从未意识到自己只是站在了家族的立场上,未曾真正站在为天下百姓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审视这个破败的世间。
“天下人的天下,为国为民。”刘广济口中喃喃自语,每个字都仿佛在他心里回荡。
“小王爷!”刘广济沉思半响,抬起头来,颇为认真。
“啊?”这人莫不是吃错药了?难道自己的这顿大饼给他喂饱了,已经真把自己当扶风郡王了?
“小人听君一席话,深感惭愧,觉得自幼读书未真正理解圣贤。还好刚才小王爷提点,小人有所顿悟,但还想请教为国为民何解?”刘广济真的是在思考,若是二十年前自己刚下狱时自己真听不下这些话,满脑子的仇恨。但在这二十年间,看惯了人间疾苦,体会了底层人的人生,所以对这些话有了深层的理解,但自己又不知该怎么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横渠四句,颜裕民仅仅听得耳熟,理解字面意思,真正的内核自己都不理解。也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这几句话,反正聊到此处正好想到,管他适合不适合,将就用上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刘广济再次陷入深深的沉思,细细的理解这四句话的每一个字,逐字逐句的斟酌,反反复复的回味。突然一种敬畏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指路明灯,再次注视着颜裕民,此刻只有深深的拜服。他之前以为颜裕民只是纨绔的王爷,可没想到这几句话一出,犹如圣人一般。不自觉的向着颜裕民猛然跪下,头深深的磕了下去,然后说:“小人之前多有得罪,万死不足以泄恨。小人平生愿望仅为洗刷家族冤屈,并未认真思考家父教我读书为何,今日王爷的话如雷贯耳,让我再次找到人生方向。还望王爷能让我鞍前马后,常伴左右,还望王爷莫要嫌弃小人戴罪之身。”
这什么跟什么,好像事情往奇怪的方向发展了,自己本意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裕界:云诡侠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