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九章 生民如草芥,苍生同苍狗(2/3)
打发刘广济,可没曾想说了这一通,刘广济像顿悟了一般,还真想做出一番事业啊。不行,得还想办法摆脱此人才对,这人不仅是土匪窝子里出来的,并且还是戴罪之身,自己可不想与之同行。颜裕民如是想到,便再次口若悬河起来:“小王虽有爱才之心,却无济世之能。”
颜裕民装得很老练,既然他误认为自己是王爷,那就拉起虎皮扯张大旗吧,然后不顾刘广济的失望之色继续说道:“我虽为王室,但却不能参与朝堂之事,历史上王室同室操戈的例子还少吗?不然我怎么甘心做个逍遥王爷。”
这话说得刘广济确实认同,本来现任皇帝生性多疑,朝堂上纷争不断,一不小心便会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此时颜裕民如此透彻的言论,结合江湖上对扶风郡王的传言,刘广济判断东方言身负家国情怀但报国无门,面对权力的斗争选择明哲保身而已。
“不过,你真明白我说那几句话的意思吗?”颜裕民说得有些激动,对于封建社会的弊端,历史课上早有总结,但刘广济虽然有广济天下的理想抱负,但是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的根本制度,那他的那些抱负也只会是在历史的车轮里,被无情碾压。
这些话令刘广济无比触动,面前之人到底有何魔力,言辞刚毅深邃,句句话都是对这社会的针砭时弊,立意是超越凡俗的高度远见,对比之下自己自残形愧。此时刘广济内心涌起的不仅是对对方的佩服,更是对自己的反省和自我认知的重新审视。他从未想到眼前如此年轻的纨绔子弟,竟然能如此深刻地洞察社会现实,为底层民众发声。这种认识让他自惭形秽,深感自己的局限与渺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必背课文,此时颜裕民脱口而出,或许看着刘广济长跪不起,也是被自己的情绪感染。
“小王爷思想如此深远,却不入仕,真是朝廷的损失。有你在,必能光大大楚,匡扶社稷,化解民间疾苦。”刘广济虽全家被迫害,但一颗爱国之心却从未浇灭,所以对于颜裕民有如此才能却不入朝为官,为国家而感到惋惜。
颜裕民将刘广济扶起来,刘广济却觉得受宠若惊:“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你明白吗?我或许能看清问题的关键,但关键在于我解决不了问题。包括你的问题,或许能证明你们家族是无辜的,但陷害你们的人即便得到报应,但也逍遥了这么多年。朝廷如此腐败,皇帝如此昏聩,值得你再为此付出吗?想想还是为天下黎民苍生做点实事吧!”
啊?刘广济此时却惊呆了,这天下是东方氏的天下,作为王族,怎么说如此骇人听闻的话,想他自己不管被陷入罪也好,从来没有想过怪罪王上,从来都只是觉得是奸佞糊弄了皇帝,只要清君侧就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看到刘广济如此表情,颜裕民突然认识到说错了话,这不是反贼的言论吗,于是打了个哈哈说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你别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你还得历练,我找不到的答案,希望你能够帮我找到。最起码第一要紧的事是要让天下老百姓每顿都能填饱肚子吧!”
“小王爷说得不错,只不过可能吗?”颜裕民说的轻松,却不知这时代,百姓生存都存在很大问题,更别提每顿都能吃饱,所以刘广济才有此疑问。
“我给你个去处,也算是帮我一个忙。”聊到此处,颜裕民突然有了个注意。
“小王爷但说无妨。”刘广济此刻还是十分信任颜裕民,对他的安排自然愿意一听。
“你去武安县林家村,找一个叫林小龙的人,两月前我给他留了些东西,我希望你过去帮助他。”颜裕民此刻想到当初在离开林家村时,留下了些高产的种子,若是能够将玉米、杂交稻、土豆推广下去,那么用不了几年,当地百姓的饥荒问题都能得到几年。古代的几次人口大爆炸,均是引进的这些作物。
“帮助他什么?”刘广济问道。
“那是些高产粮食作物的种子,我希望你过去,带领着他们劳作,将那些粮食推广开。”颜裕民说道。
“可我不会务农呀!”刘广济非常疑惑,虽然自己有十几年是被发配充军,可干得都是什么采石等体力工作,不然怎么会将自己一个白弱书生,感到了如今黑瘦挫的模样。
“你会管理啊,你不是把黑风寨打理得紧紧有条嘛。我会给你大笔钱,我需要你做的,是购买荒地、雇佣人手进行劳作,同时,四处寻找务农经验丰富的人一起参与。一定要对作物的生长做好记录,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如果种植成功,亩产千斤不成问题。”这笔钱肯定是华诗棋她们带出来的一部分,她之前已经承诺会给颜裕民一大部分,所以颜裕民干脆拿这些钱来做一点好事,如果成功,也算是能救活很多的老百姓。
“对了,你这几年收成的作物一定不要拿来食用了,都用来作为来年的种子。给你的钱,先采购一些粮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裕界:云诡侠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